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海關哥”發帖教購奶粉“海淘媽媽”維權

作者:薛玲 來源:揚子晚報
2012-05-28 08:04:00

“海淘”來的奶粉開箱一看,竟然是滿箱“爆罐”的慘痛景象。碰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南京海關的一位“80后”關員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手把手來教“海淘媽媽”維權。昨天,記者采訪了這位被大伙稱為“奶粉君”的小伙子劉捷。 

“奶粉君”揭秘入關檢查流程

近日,@大捷Mars一篇名為《誰動了我的奶粉》的微博洋洋灑灑5000多字,圖文并茂超詳細的講解更使得該微博迅速走紅,這份被稱為“海淘媽媽必看的超詳細教程”自劉捷5月23日發博至今,已有1600多次的轉發量。

經歷了飛機、海上船舶、火車、汽車等多重運輸方式的轉換,漫長的旅途對奶粉來說是嚴峻的考驗,很多奶粉由于沒有經受得住考驗,于是在途中“掛彩”,嚴重的甚至“爆體而亡”。

據他介紹一箱奶粉入境,首先要過的是進出口檢驗檢疫(就是俗稱的商檢),商檢要經過消毒和檢測兩個步驟,對郵件包裹進行消毒一般是針對其外包裝,當然商檢也會要求郵局開拆包裹進行檢查,比如說有沒有攜帶一些違禁品什么的。

商檢在特定情況下,會對大家入境的奶粉開罐抽檢。不過大多情況下,如果寄來的奶粉數量不多,商檢是不會送檢的,即使開拆送檢也是一定要通知收件人的,至于這個多和少的界定,那就要根據國家的政策控制了。過完商檢這道關下面就是海關,海關規定,寄進來的奶粉得是合理自用的,就是說,只能寄給自己家的娃自己吃的,不能是寄進來二次銷售牟利。

一次海淘多少奶粉好?一箱為宜

不少人都害怕奶粉買多了,要被征收很多的稅,那么到底一次買多少奶粉為好?其實,對于合理自用的奶粉,海關還是相對人性化管理的,按一個寶寶5-10天吃完一罐900克奶粉計算,一箱差不多是寶寶一至兩個月的口糧,建議大家一次寄一箱,這樣辦理海關手續會比較方便。

如果特殊原因寄多了,那就得提供材料向海關證明這些奶粉不是用來放到市場上賣的,確確實實是自己家娃吃的,比如說提供寶寶出生證明,證明家里是雙胞胎啊,或是其它原因。

其次講講海關對于奶粉征稅的規定,對寄進來的奶粉征稅是以重量為標準的,正常是每公斤征20塊錢人民幣,這個稅額倒是小于運費,以現在外面超市一罐洋奶粉300元以上的價格來算,約占售價的5%,數額不算高,只是多個交稅和辦手續的程序總是一件麻煩的事。

哪種包裝比較“結實”?金屬罐或塑料袋裝的

“奶粉君”的這篇微博真是說到了眾多“海淘媽媽”的心坎里。網友“如意媽”告訴記者,自己也曾海淘過奶粉,雖說“奶粉君”說的“爆體而亡”的慘烈沒有經歷過,但漏粉的“輕傷奶粉”自己卻碰到過不少回,因為擔心跟賣家溝通太麻煩,而且郵費折騰來折騰去也不便宜,每次都只能自認倒霉。

“奶粉君”提醒海淘奶粉最好購買金屬罐包裝或是軟質塑料袋封裝的奶粉,因為這兩種奶粉在運輸中比較不易發生破損。不僅如此,選擇一個可靠的賣家同樣很重要,在購買時一定要督促賣家做好奶粉在運輸途中的保護工作。

奶粉破損找誰維權?要學會看清單

如果收到的奶粉出現破損,“海淘媽媽”又該如何維權呢?“奶粉君”首先教你學會看清單。看看隨郵件一起送到的,有沒有一張CN24通知單,也就是郵局開具的“郵件破損記錄單”。這份記錄單的作用在于,說明這個郵件在入境時就發現了有內件損壞,在郵局工作人員(代理人)與海關工作人員(監管人)的共同見證下,對郵件內件破損情況作出記錄,并且由郵局工作人員與海關工作人員簽字證明。

如果媽媽們查找發現有這樣一份記錄單,那么就說明內裝奶粉在進入中國前就發生了損壞,那么媽媽們即可憑借這份通知單,向賣家進行索賠,再由賣家負責向境外郵件承運人要求賠償。所以媽媽們一定要事先溝通,讓賣家要負起對奶粉進行充分保護加固的工作。

如果沒有發現“郵件破損記錄單”,卻發現了商檢清單或是海關的查驗通知單,那就說明這個郵件在境內被郵局打開和封好時還是完好的,因為如果內件物品有損壞,郵局作為開拆人,必然是看到的,就必須當場開具“郵件破損記錄單”。這時候就能百分百確定,郵件是在國內的二次運輸途中造成損壞,媽媽們可要求境內郵局進行賠償。如果上面提及的那些單子都沒有,包裹的外觀上也沒有二次加封檢驗檢疫或是海關的膠帶,那么就說明這個郵件沒有被檢驗檢疫或是海關抽查,就直接發到了收件人手中,責任等同上一條,媽媽們可以要求境內郵局進行賠償。

“奶粉君”是個在海關工作的80后

“奶粉君”火了,可讓記者意外的是,如此“婆婆媽媽”的帖子竟然出自一個還沒有結婚的小伙子之手。在南京海關駐郵局辦事處,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劉捷。大學畢業后考進海關,劉捷在進出境郵件監管崗位上工作了5年,每天要監管大量各式各樣的進出境物品。平時工作中,那些“海淘媽媽”收到破損奶粉后不知如何維權的無助神情,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熱心的劉捷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總要耐心地了解清楚后再詳細地解釋。

生活中,劉捷算得上一個文藝青年,業余時間喜歡攝影,喜歡到處尋覓美食,還喜歡玩微博。而這篇微博就是他和同事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制作出來的,“沒想到引發的反響不小。”劉捷謙虛地表示,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通訊員 陳銀健 董彥 記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