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我省18個礦種的資源調查宣告結束。調查表明,煤炭仍屬我省的優勢礦種,煤炭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和保有資源儲量均居全國第十位。我省現有煤炭查明資源量還可開采50年。
“走‘兩不犧牲’、‘三化’協調發展之路,就要求我們必須摸清礦產資源的家底,做到有效保護,有序開發,為中原經濟區持續發展、科學發展提供資源支撐。”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啟生說。
調查表明,我省煤炭資源分布于豫北、豫西和豫東地區,其中90%的煤炭資源集中分布在京廣線以西地區,主要分布在鄭州、三門峽、焦作等14個省轄市。我省煤炭的煤質較好,以無煙煤資源儲量最多,其次為貧煤和焦煤。
調查顯示,到2009年底,全省煤炭累計查明資源儲量284.54億噸,但是其中已經消耗40.57億噸,目前仍保有243.97億噸。
“我省煤炭查明資源量已經消耗了1/7。”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張興遼說,衡量資源開發強度的一個術語叫“儲采比”,就是資源儲量和每年采掘量的比例。我省目前煤炭儲采比僅為100∶1,開發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多。
我省作為煤炭工業大省,長期以來為華中、華東地區供給大量“工業糧食”,煤炭產量曾連續19年居全國第二位,但進入新世紀以來, 煤炭產量退居至第三、第四位,并由煤炭外銷大省變成了煤炭凈調入省,部分地表和淺部查明資源逐漸枯竭,后備資源危機初步顯現。
“依照2009年底煤炭礦山企業生產能力推算,我省現有煤炭資源可以再用50年。”張興遼說。
經過核查,去年年底和2009年底相比,我省煤炭資源增加了11.3億噸,其中大多為新查明的資源。我省去年有煤炭礦山企業 653個,產量1.87億噸。調查報告建議,我省應對礦產開發實施總量控制,總體以穩產為主,煤炭年生產總量應控制在2億噸左右。
“近年來我省加大了找礦力度,成果十分突出,在中深部又發現了240億噸以上的煤炭資源,正在加速勘查提交報告之中。”張興遼說,但受安全生產條件和開采成本所限,這些煤炭資源近期還難以利用,隨著深部采掘技術水平的提高,深層煤炭資源必將為人們所利用。因此長遠看來,我省煤炭資源還是有一定保障的。
隨著科技進步,新能源不斷發現,風能、太陽能已比較普及,我國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查開發在穩步推進,煤炭的替代能源也會越來越多。“未來人們或許會放棄對地下煤炭的直接采挖利用,而是在地下對煤炭進行氣化利用,或者是更多地使用其他新型清潔能源。”張興遼說。
相關新聞
國務院常務會要求
形成轉變發展方式倒逼機制
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討論通過《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
會議討論通過《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要求形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倒逼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減少污染物排放,確保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目標。為此,一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推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二要推動提高能效水平。切實加強工業、建筑、交通運輸、農業和農村、商用和民用、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三要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加強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污染物防治,推進農村污染治理和畜禽清潔養殖,控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推進大氣中細顆粒污染物治理。
會議要求各地區進一步強化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實現。
編后
50年與240億噸,一次“摸家底”“摸”出的是我省煤炭資源發展的現在和未來。
作為我省的優勢礦種,煤炭資源優勢明顯,但這種被自然賦予的優勢卻也受到來自自然的約束。近年來我省煤炭產量下降,部分地表資源枯竭……在經濟發展需要與資源消耗的不可再生之間,矛盾與挑戰并存。
2010年,我省響應中央號召,拉開了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序幕,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了有序開發利用煤炭資源的腳步。
經濟結構在變,發展方式在變,發展理念也在變。與240多億噸的煤炭潛在儲藏量相比,“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涸澤而漁”的發展思路是我們能給未來最好的禮物。
“凡事預則立”,希望這張“家底單”能讓更多的人越來越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