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奇瑞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華瓊正式回應了“奇瑞縮減100多個新車項目”的傳言。
此前有消息稱,包括發動機平臺在內,奇瑞的新車項目由原來的130個多個削減至不到30個。對此,輿情一度認為此舉是奇瑞“瘦身”的嘗試。
不過,黃華瓊認為上述說法缺乏基本的汽車常識。
今年3月,黃華瓊由北汽福田副總裁兼品牌總監跳槽至奇瑞,此前其曾在上海乘用車、上海通用等公司歷練,精于品牌塑造。業內認為,黃華瓊的加盟將助推奇瑞繁雜的品牌產品線與市場的接軌。
面對媒體的問題,黃華瓊否認稱,“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任何了解汽車常識的人都明白這是不可能的。130多個新車項目,每個項目投入5億元,那得需要多少錢?全球有幾個車企有100個新車項目?最近有個合資企業說要做20個產品,我都覺得不靠譜。”
按照黃華瓊的說法,奇瑞的戰略調整是一個系統工程。
首先要研究和探討企業的未來方向,然后依次確定平臺規劃、產品規劃,上述方向確定才會調整產品成本。在戰略不清晰的前提下,增減項目是“拍腦門”的行為。
在奇瑞既定轉型戰略收官前,公司的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仍在繼續。有媒體援引奇瑞內部的消息稱,不久前剛剛卸任奇瑞銷售總公司總經理并重回質保部門的奇瑞副總經理馬德驥已向公司遞交辭呈,獲批后即日將正式離開奇瑞。
本月初,奇瑞汽車銷售總公司由奇瑞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直接管理,原奇瑞汽車副總經理陸建輝調至奇瑞控股有限公司,不再分管旗云汽車事業部、奇瑞汽車銷售總公司、采購公司以及發展和認證部。而履新奇瑞銷售總公司總經理的“少壯派”高管鄭兆瑞,則獨當一面掌舵銷售,并直接向董事長匯報。
此外,奇瑞汽車還在其他高層人事架構上做出一系列調整:其中旗云汽車事業部由奇瑞汽車研究總院院長陳安寧分管;采購公司由李立忠分管;鄂爾多斯分公司整車(四大工藝)業務由鮑思語負責、李立忠分管;鄂爾多斯分公司動力總成業務由馮武堂分管,魯付俊不再分管鄂爾多斯分公司。
對此,黃華瓊表態稱,“以前奇瑞的質量工作沒有副總級別的領導負責,馬總的調動是奇瑞戰略調整的一個方向,標志著奇瑞更加重視質量。但目前馬總因為身體不適,到北京治療休養。”
對于業內傳聞夏治冰將加盟奇瑞的傳聞,黃華瓊也一并否認。
黃華瓊認為,外界對于奇瑞的了解是碎片化的。表面的人事變動是一個體系和戰略的調整。在適當的時機,奇瑞將介紹企業的戰略調整規劃。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曾表態,此前奇瑞曾專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奇瑞進行戰略轉型的梳理,但一年多的時間,奇瑞并未對外公開具體進展。有消息稱,全新的戰略規劃將在本月出臺。
轉型中的奇瑞并未放緩發展的腳步。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奇瑞銷量止跌微升,其中瑞虎SUV銷售9083輛,同比增幅達到8.67%,超過了東風日產逍客、漢蘭達和北京現代IX35,位居SUV銷量排行榜第五位。出口方面,奇瑞在5月、6月銷量連續突破兩萬輛,7月繼續保持強勁勢頭,銷量達到19520輛,同比增長14.8%。今年1—7月,奇瑞累計出口已達112014輛,同比增長26.1%。
日前,由日本河西工業、奇瑞科技、廣州河西三方投資1.922億元的蕪湖河西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投產,該項目將提升奇瑞汽車內飾件產品的研發、生產配套能力和質量水平。此前的4月,奇瑞與博世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和生產汽車多媒體產品,并將成立博世汽車儀表亞太研發中心。此外,奇瑞還與美國偉世通旗下漢拿空調株式會社、法國法雷奧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
黃華瓊認為,戰略調整將是奇瑞發展的主要內容,奇瑞會逐步向上走,最終成為品質、質量以及技術領先的國際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