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 10月13日,新浪財經轉載了《華夏時報》記者陳鋒采寫的題為《寧夏吳忠黃河大橋收費站撤銷 政府封路逼人繞行》(原標題:“不讓收費?那就封路!寧夏吳忠治理收費公路的荒誕選擇”)的新聞。10月13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迅速作出題為《群眾安全出行比天大》的書面回復,從五個方面回答了《華夏時報》記者報道中提出的質疑。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回復中提到,京藏高速公路吳忠黃河大橋于2002年底建成通車,為方便黃河兩岸群眾通行,加之當時車流量不大,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管理部門在大橋兩側臨時辟出輔道單向通行,由吳忠市交通局管理收費。而新的吳忠黃河特大橋于2010年10月建成后,考慮到通行安全,自治區政府決定撤銷臨時通行10年的輔道橋收費站。收費站撤銷后,寧夏交通運輸廳和吳忠市政府商議,在京藏高速公路吳忠黃河橋兩側暫時預留1.5米路口,方便非機動車和行人通過,機動車走3公里外的吳忠黃河特大橋。至于收費方面,對黃河大橋兩岸村鎮車輛實行包繳優惠政策,通行吳忠黃河特大橋每車10元/月(以前通行輔道橋按每車過次5元標準收費)。
????高速公路行車最致命的是車輛側翻、沖過護欄、高速物體打擊等安全隱患,目前,京藏高速現晝夜交通量為2.3萬輛/次,吳忠大橋輔道通行車輛和行人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寧夏交通運輸廳正在按照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對京藏高速公路進行六車道或八車道改造,屆時,將取消目前的臨時通行輔道,行人和非機動車將全部繞行新建成的吳忠黃河特大橋,恢復京藏高速大橋的本來功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