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嶺南文化之花香飄臺灣

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11-20 12:37:00
分享

嶺南文化之花香飄臺灣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書法家程揚(右一)在臺北市美術館寫下“文化連心”。

■ 10月26日晚,廣州交響樂團《最愛》音樂會在臺北兩廳院成功舉辦。作為“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城市文化周”的閉幕演出,音樂會由余隆擔任指揮,邀請享譽國際的“大提琴詩人”王健共同演出。音樂會在觀眾熱情的掌聲中兩度返場,最后以臺灣觀眾熟知的《外婆的澎湖灣》、《掀起你的蓋頭來》落下帷幕。

■ 在過去的一周里,來自廣東的250多名文化工作者越過臺灣海峽,為寶島臺灣送去了豐富多彩的嶺南文化活動。他們用文化之根連接兩岸之心,讓嶺南文化之花在臺灣精彩綻放。

用文化的根 把兩岸的心連接在一起

“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城市文化周”由文化部(中華文化聯誼會)、廣東省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主辦,廣東省文化廳、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化基金會承辦。此次粵臺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旨在多角度、多層次展現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全面展示廣東和臺北在城市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特色與成就,搭建兩岸城市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兩岸城市的繁榮與發展。今年是“兩岸城市藝術節”第三次在臺灣舉行,此前,北京市和上海市已在臺灣成功舉辦過城市文化周活動。

在廣東城市文化周開幕式之前,文化部副部長勵小捷率中華文化聯誼會訪問團一行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吳伯雄指出,兩岸經濟合作實現“手牽手”,文化的合作則是“心連心”。“文化需要口耳相傳,然后融入生活,提升生活品質,促進文化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有感于此,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書法家程揚在臺北市美術館潑墨揮毫,寫下了“文化連心”4個字,希望兩岸用文化的根把兩岸的心連接在一起。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雷于藍表示,廣東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情深意長,改革開放以來,兩地的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在此基礎上,兩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她回憶起2010年“臺灣?廣東周”的情景,當年8月,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黃華華率團赴臺,粵臺兩地演員一同唱起了客家山歌。

臺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李麗珠認為:“此前兩岸城市藝術節已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性,結出了不少碩果。雖然與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舉辦文化周活動只有7天,但更多的文化交流合作卻獲得了新的開始。”

據悉,2013年,“兩岸城市藝術節――臺灣文化周”活動將在廣東舉行。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省份和城市來臺交流,讓兩岸對彼此有更多的認識、更多的情感交流,讓兩岸市民享受到文化福利。

粵劇演出火熱場面出人意料

2012“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城市文化周”活動豐富多彩,由粵劇演出、美術書法展、攝影圖片展、交響音樂會、非遺展演5個部分組成。從臺北市中山堂到香堤大道,再到臺北市美術館、兩廳院,嶺南文化之花處處盛開。

10月19日晚,廣東粵劇院在臺北市中山堂演出《粵劇經典折子戲晚會》。作為2012“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城市文化周”的開幕式演出,晚會由丁凡、曹秀琴、麥玉清、蔣文端等廣東省粵劇藝術精英獻演,節目包括《六國大封相》、《鳳吉公主》、《武松大鬧獅子樓》等優秀的傳統粵劇折子戲。當晚,中山堂幾無空位,市民早早就來到中山堂憑券領票入場。盡管很多觀眾聽不懂粵語,但他們依然被演員精湛的表演深深吸引,每到精彩處,觀眾均致以熱烈的掌聲。而這種盛況,有些出乎廣東粵劇院院長丁凡的意料。

丁凡在演出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1996年,廣東粵劇院曾經赴臺演出,剛開始反應不強烈,上座率只有六成,但沒想到第一場一炮打響,接下來的4場演出出現了排隊買票的情形,甚至被要求加場。丁凡表示,當時有不少臺灣人是從廣東過去的,他們能聽懂粵語。但今天的情形不一樣了,有多少人能聽懂粵語、有多少臺北觀眾去觀看粵劇,丁凡心里有些沒底。19日晚的演出讓他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

“我一看到演員們的服裝就要瘋了!”40多歲的臺灣人楊永康說。他的意思是說,演出太棒了!在連續3天的粵劇演出中,康哥一場不落地全部觀看了。一位臺北老太太看完經典粵劇折子戲后說:“《武松大鬧獅子樓》太精彩了,雖然聽不懂粵語,但是沒關系啊,有字幕。”她還興奮地約另一位老太太第二天來看《倫文敘傳奇》。

10月20日和21日,廣東粵劇院分別演出經典粵劇《倫文敘傳奇》和《寶蓮燈》。丁凡說:“雖然臺灣人不講粵語,但兩岸文化是相通的。我認為,語言并不是藝術傳播的障礙,只要是經典的藝術,就一定會打動人,在人心中就一定會生根發芽。”他還希望借此次文化周為粵劇“探路”,希望粵劇未來兩三年內能夠在臺灣培養觀眾、找到市場,找到更多商演機會。

當代嶺南書畫精品展深受好評

受到臺北市民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的不只是粵劇,嶺南書畫精品展也受到了好評。10月20日,在程揚的率領下,14名當代嶺南書畫名家組成書法藝術團在臺北美術館舉辦了名為“味象――當代嶺南寫意狀態”書畫展覽,展出的60多件精品力作,展現了當代嶺南書畫界在繼承嶺南書畫傳統和藝術革新的精神下,發展出的嶄新內容和形式,體現了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所具有的世界性眼光和包容態度。

劉維公認為,從此次書畫展可以看到廣東嶺南書畫家的精品力作,是廣東包容而多元的文化氣質,使書畫這種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藝術在這里形成獨特的風格樣貌,這些耳目一新的藝術形象背后是對自然、文化的感悟和提煉,其中的差異又體現了當代書畫藝術家們對傳統樣式與當代形式融合的不同技術和觀念。(2012年11月6日)

  

分享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