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熱帶植物豐富多樣,其中絕大部分可以入藥。16日上午,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熱帶藥用植物資源保護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正式啟動,計劃在2013年―2017年間,建立重要熱帶藥用植物規范化種植基地6-8個,研發出利用熱帶藥用植物作為原料的新藥4-6個,并實現批量生產。
據項目首席專家、熱科院生物所研究員戴好富博士介紹,我國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蘊藏了藥用植物4500多種,其中海南就有藥用植物3100多種;熱區藥用植物種植面積達500多萬畝,種植的品種達100多個。但是,我國熱帶藥用植物相關研究和產業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制約了產業的良性發展。比如部分珍貴藥用植物瀕臨滅絕,無法滿足生產需求;種質資源混雜、品種退化嚴重、種苗繁殖技術落后;熱帶藥用植物資源短缺和生產不規范;產品研發能力相對較弱等問題突出。
針對上述種種,熱科院啟動了農業部公益性行業項目。在未來五年,項目將開展熱帶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保護與開發利用,完成項目書規定的五大任務,包括:熱帶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監測與保護技術研究與示范,野外調查土沉香、降香、海南龍血樹等熱帶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研究其種群遺傳多樣性,確定5-8個就地保護點并進行定點監測;建立熱帶珍稀瀕危藥用植物優質種質資源種苗繁育體系;開展重要熱帶藥用植物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與示范,研究建立高良姜、鐵皮石斛等重要熱帶藥用植物規范化種植關鍵技術體系,制定規范化生產標準操作規程3-5個,建立重要熱帶藥用植物規范化種植基地6-8個,并在熱帶地區進行示范推廣。開展熱區重樓生態復合種植技術研究,生態種植技術集成示范200畝,在南方熱區進行推廣應用2000畝;開展重要熱帶藥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重要熱帶藥用植物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完成20種熱帶藥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建立重要熱帶藥用植物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對具有應用前景的重要熱帶藥用植物開發新產品4-6個,并實現產品批量生產。
據了解,該項目由熱科院生物所主持,湖南省農業生物資源利用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等7家科研院所協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