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4年的一次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前校長D·Bruce·Johnstone就曾在自己名為《世界大學變革背景下的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言中指出,大學變革不單是指大學本身的變化,而是指組成大學的人的行為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行為,而最主要的變革更是在于“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和社區(qū)建立了新關系,學生有了新的選擇、改變了學習方法”。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方興未艾,隨著計算機、多媒體、通訊、網絡等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育變革的趨勢也指向教育的全面信息化。中國高校的決策者們在不斷地實踐中正在清楚地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怎樣搭建一個真正全面、有效的教學資源庫,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
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中之重,無疑是一個功能完善、運行穩(wěn)健的數字化平臺,基于此平臺,高校才可以全面有效地收集資源、調配資源、管理資源。作為領先的知識管理與在線學習平臺運營商,云學堂使這個問題變得迎刃而解:首先,云學堂可以幫助學校快速組織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實現(xiàn)各類教學資源的管理與共享,使教學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和專業(yè)性;其次,云學堂可以有效支撐學校的日常教學活動,同時具備教學跟蹤、展示與評價等功能,提高教學資源的實際效用;最后,也是云學堂的一大亮點,是其團隊精心研發(fā)的知識管理系列工具,包括多媒體互動課件制作工具、課件錄制工具、案例設計工具等。擁有了這些工具,高校可以自主整合文檔、圖片、影音等素材,制作包括多媒體課件、教學案例、題庫、文獻等形式的教學資源,將自己的師資力量和教學過程“數字化”,用以充實、完善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從而達到更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知識結構的目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作為一所全國重點高校,在朝既定目標邁進時,也避免不了信息化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難題,其中就包括自身教學知識資源庫的建設。深入了解了云學堂在建設教學資源庫方面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之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選擇與云學堂合作,用以搭建學校的校企合作與工程實踐教學支撐平臺。據悉,云學堂為其提供了知識資源建設、在線學習、情境訓練、在線測評、溝通交流等一站式的解決方案,逐步幫助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彰顯學科優(yōu)勢的教學知識資源庫,架構起嶄新的人才培養(yǎng)平臺,創(chuàng)新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優(yōu)化師資水平,最終全面提升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能力。
從蘇州大學、南京工程學院等成功的院校合作中可以看出,云學堂以創(chuàng)新、有效的產品和服務致力于幫助中國院校與國際接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建設完備實效的教學資源庫,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