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英《金融時報》:余錢太多致國有銀行亂放貸

來源:環球時報
2013-01-17 07:46:00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15日文章,原題:現金潮令中國的銀行偏離航道 一年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陶禮明曾用李白的詩句描繪該行雄心勃勃的前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但這首詩其實已成為兆示陶禮明在劫難逃的讖語。他未能乘風破浪,反而最終被巨浪吞噬。近日,他因涉嫌腐敗被正式批捕。據稱他曾利用銀行資金從事違規貸款以牟私利。他的落馬對中國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時敲響警鐘:國有銀行囤積資金過多。

郵儲行擁有4.5萬億元存款,但僅有少量被貸出,貸存比率不到20%,中國銀行業的平均水平接近70%。坐擁如此規模的未使用資金,難怪據稱某些銀行管理人員以明顯低于市場均價的利率放貸,并從中收取回扣。

類似問題的根源及后果過多的現金和可疑的放貸行為在中國的銀行系統內屢見不鮮。有關正大集團收購中國平安15.6%股份的報道,就發生在這種背景下。從事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是為正大籌措收購資金的唯一機構。國開行當時同意該交易的根本原因,還是過量資金導致的中國的銀行胡亂放貸。此事與陶禮明的案子都源自同一個原因,即銀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某些跡象表明中國的資金正開始從銀行流出。去年下半年,非銀行信貸來源已超過銀行信貸,這是邁向多元化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步。但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約70%的非銀行融資服務,其實只是傳統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以外的活動。(作者歐陽德,王會聰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