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近平主席的非洲訪問行程似乎還可以看出中國對非洲態度的變化。以往投資偏重于蘇丹和安哥拉等一部分資源型國家,中國因此被批評為“掠奪資源”。
但是,在中國的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的背景下,中國將非洲作為新市場來開拓的姿態正日趨鮮明。在外界看來,中國希望以基礎設施建設等為突破口與當地建立良好關系,通過提供資金鞏固合作關系,以促進中國企業開拓非洲市場。
【日本《朝日新聞》3月24日文章】題:南非盡染中國色
由中國、俄羅斯等五個新興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于26日在南非德班開幕。這是金磚國家會議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行,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后的首次海外之行。
在鄰近約翰內斯堡市中心的大道上,數十面中國國旗與寫有“皇冠商貿城”字樣的旗幟一字排開。這家剛開業的中國商貿城占地面積達1.8萬平方米。
一位居住在附近的主婦說,她對商貿城開業期待已久,且不說質量如何,至少中國產品的低廉價格讓窮人也能消費得起。
南非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成,而中國在這里的影響力正在快速提升。
在記者采訪南非標準銀行約翰內斯堡總部一位主管時,他遞過來的名片上甚至用中文印有“中國工商銀行戰略合作伙伴”的字樣。
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前接受金磚國家記者采訪時從上世紀70年代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說起,稱“中非一家親”。
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從自己還很貧窮的半個世紀之前就開始了。
(未經《參考消息》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