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走勢圖
本報實習生 王佳琪
北京時間昨日下午,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近19年來首次突破6.21元,此前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人民幣中間價、塞浦路斯紓困案引發對新興市場資產的需求。
同時,關于塞浦路斯援助計劃昨日也得出好結果,歐元區財政部長批準了對塞浦路斯的救助案。借此利好消息的影響,亞洲匯市、歐元均有所上揚。新加坡元昨日大幅上揚,升至近3周以來最高點;格林威治時間昨日5點40分,澳元兌美元報1.0449美元,在利好消息傳出之后高升至1.0463美元的高點,成功創下近2個月來的高點。中國央行昨日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提高0.03%至6.2692元,較前一交易日繼續上漲19個基點,為1月15日以來最高水平。
灝天環球投資表示,人民幣匯率走強可以幫助中國緩和通脹壓力,通過降低進口價格來提振內需。人民幣因為其穩定性而受到歡迎,在不確定因素多的時期,人民幣成為一些資金的追捧對象。
從市場表現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昨日早盤在中間價指引下走升并創歷史新高。主要受隔夜歐元上漲帶動中間價走升并創歷史第三高位,加之凈結匯仍占主力,令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截至北京時間昨日13:01,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報6.2101元,前一日收報為6.2122元,為歷史第三高,稍低于今年1月15日所創的6.2691元。
交易員認為,人民幣開盤沖高后回落,與部分參與者做空美元有關,因客盤并未出現明顯購匯,仍以結匯為主。對于客盤結匯比較大的原因,另有交易員表示,去年圣誕節開始的中國貿易企業商業貸款3個月的還款期限到期,使出口商的結匯壓力有所上行;另外從資本項目看,美歐推出的寬松貨幣政策也使外來資金流入較多。
同時,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國際市場上美元出現調整,而境內市場上結匯需求保持旺盛,推動了人民幣持續走強。不過,在美國復蘇背景下,本輪美元中長期走強趨勢較為確定,加之我國經濟增長仍處于“弱復蘇”狀態,預計人民幣升值在時間和空間上都不具有持續性,未來人民幣升值步伐仍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