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金磚峰會述評之二:拓展全球經濟治理新維度
新華社記者
“如何創造出適應全球化新現實的有效治理模式,決定著全球化的前途與命運,”國際知名學者約瑟夫?奈曾如此斷言。
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成立了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簽訂了有關國家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同意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并籌備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這些成果表明,代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金磚國家正在為全球經濟治理增添新的維度。
――順應時勢
經濟要素的全球配置、全球治理和國際秩序是全球化鏈條的三個節點。良好治理是建立理想秩序的關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必須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當前的全球經濟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建立在二戰后由美歐等發達國家掌控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之上,其實體主要表現為三大經濟支柱,即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盡管這些組織隨時間有所調整,但遠未跟上全球經濟現實變化的腳步。
本世紀以來,全球化呈現加速多極化格局: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體系中心的相對地位降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崛起;最近一次源于發達國家的國際金融危機引發全球對既有經濟發展理念進行反思。在這三大變化中,最大的動能當屬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改變了全球經濟力量對比,改寫了全球經濟的治理圖景。
資金是發展的催化劑。取之于發展中國家,用之于發展中國家,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這兩大資金池將使金磚治理獲得長效的支點。加拿大學者、金磚國家研究集團聯席主任約翰?柯頓表示,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是基于各國利益的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