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一所小學向午休學生按天收取一元午休費,涉事學校堅持認為,收費合理,理由是收費根據(jù)廣東省教育廳、財政廳等多個部門的文件而執(zhí)行,且所收費用全部上繳財政。(2013年3月27日 新華網(wǎng))
公開、透明是學校應有的態(tài)度,但是公眾不僅沒有從學校的解釋中消除疑慮,反而更加疑惑,這樣不合情理的收費項目竟然“師出有名”。盡管如今,“琳瑯滿目”的收費項目層出不窮、司空見慣,但是小學生“一元午休費”還是讓人不可思議。
且不說,學校所稱的多部門文件是否存在,文件上是否有與收費項目有關的條款,單就這一收費項目本身而言,確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一元午休費”不合情理。“有床睡的2元/天,睡課桌的1元/天”,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剎那間變成了只是刷在墻上的標語和口號。當我們?yōu)楹⒆觽兣吭谧郎衔缧荻笸髧@息時,當我們?yōu)楸е變何缢睦蠋煾袆恿鳒I的時候,有些學校收起了“1元午休費”;當社會愛心人士為孩子們的營養(yǎng)午餐傾囊相助時,當健康專家為提高孩子們的睡眠質量獻計獻策時,學校收起了“2元午休費”。教育果真這么缺錢嗎?竟要收這1元、2元的午休費!
一張桌子、一張床委實不貴,學校要是繼續(xù)這樣收下去,每個學生交的午休費定能買桌子和床了。但是,僅在午休這件事情上,學生就被劃分成了兩個群體。家里條件好的學生能夠天天睡床,條件不好的學生只能天天睡課桌。這種區(qū)分,和在孩子臉上蓋藍色五角星、紅色五角星,所帶來的后果有什么兩樣。孩子的自尊心誰來保護?
“一元午休費”為何收得“順理成章”,恐怕因課桌不是學生自帶的。可是,就在年初,廣東省某地部分學校就因存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自購桌椅上課的情況被媒體曝光。之后,全市整改,配齊了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桌椅。若在課桌椅全部配齊的情況上,再來收學生這1元、2元的午休費,當?shù)亟逃块T著實有出爾反爾、借機斂財之嫌。
毫無疑問,此次“一元午休費”事件必將會以涉事學校停收為結尾;但是筆者擔心的是,此次“午休費”既不是第一次,也很難說是最后一次。像這樣“合規(guī)”但不合理的收費項目,恐怕該受苛責的絕不僅僅是學校。
作者簡介:黃碩,中國日報網(wǎng)評論員,央視網(wǎng)經(jīng)濟臺財經(jīng)評論員,和訊網(wǎng)專欄作家,陳復生基金理事,媒體人,北京自由撰稿人和時事評論員。他在BBC中文網(wǎng)、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明報、China Daily(中國日報)及其網(wǎng)站、Global Times(環(huán)球時報)、China.org.cn(中國網(wǎng))等國內外多家媒體上發(fā)表時評文章,并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的China Drive節(jié)目中對熱點話題進行點評。作者郵箱:larryhuangsh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