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中國電信大幅下調多個主要熱點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漫游費。調整后,用戶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撥打中國內地或接聽電話,資費均不超過2.99元/分鐘,平均降幅超過50%。業內人士分析,運營商爭相下調國際漫游費,除了意在爭奪國際高端用戶外,更可能是針對微信等互聯網通訊工具發起反擊。
爭相下調國際漫游費
據悉,此次調整后,自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和美國撥打中國大陸電話或接聽電話,資費為0.99元/分鐘。而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撥打中國大陸電話或接聽電話,資費均不超過2.99元/分鐘。中國電信稱,此次國際漫游資費平均降幅超過50%。
據了解,這是中國電信今年第二次下調國際漫游資費。2月1日起,中國電信已經下調了香港方向的漫游資費,在香港接聽電話或撥打香港本地的電話資費降至0.3元/分鐘。
實際上,下調國際漫游費的不僅僅是電信一家,2月初,中國移動下調了180個國家地區的漫游資費,面向美國、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等18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1元/2元/3元區漫游新資費。中國聯通最近一次的資費調整,也實現了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30個國家和地區語音、數據漫游資費的下調。
降價或針對微信
“隨著用戶不斷增加的出境游需求和境外商務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漫游資費已成為運營商爭搶高端用戶的利器。”天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魏臻認為,盡管用戶到了哪個國家就要按該國的標準收取通信費用,并非由我國運營商單方面說了算,但國際漫游資費下調已成為一種趨勢。
記者注意到,去年騰訊推出微信的新版本最大功能就是視頻語音通話。也就是說,只要兩個人手機上裝有微信,就可以直接通話,沒有漫游費,沒有越洋電話費,只有上網流量費。這對運營商的國際漫游市場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業內人士分析,運營商爭相下調國際漫游費,更可能是針對微信等互聯網通訊工具發起反擊。
“在國內使用手機上網時,運營商可以實現封頂,但目前在境外暫時實現不了。因為我國運營商為客戶提供的境外網絡服務,是通過和境外運營商簽署漫游協議的方式來實現的。在境外產生的數據流量費是由境外當地運營商定價并全額收取,且上不封頂,因此近兩年頻頻發生境外‘天價流量費’事件。”魏臻提醒用戶,看似“免費”的微信等聊天工具,在境外使用時更應謹慎。建議市民出境時最好關閉手機數據漫游功能,如需上網,盡量使用當地WiFi網絡。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