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金價猝不及防地暴跌,人們非但沒有遠離黃金市場,購金情緒反之更加亢奮。“五一”節(jié)期間,黃金無疑成為了節(jié)日消費的焦點。網絡更是盛傳,中國消費者近期接手300噸黃金,逼得高盛不敢再看空黃金,“中國大媽”搶金完勝華爾街做空“大鱷”。不過,業(yè)內人士指出,民間購買力難以與華爾街博弈,瘋狂抄底警惕變成高位接棒。
1 市場:
買黃金熱度不減 黃金周變“搶金周”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南寧各大商場的黃金專柜可謂人滿為患,市場上的購金欲望異常高漲。假期中,不少品牌金店的銷售額比4月平均水平上漲30%~50%,較去年同期相比更是翻了番。
4月29日晚,記者在南寧百貨大樓朝陽店一樓的某金飾柜臺看到,這里推出了手工費打8.8折的活動,買金的顧客將柜臺圍得水泄不通。不少女性顧客買金首飾非常大手筆,項鏈、戒指等飾品一下就買好幾件。臨近商場停止營業(yè)的時間,同層的其他柜臺準備打烊,可是金飾柜臺上的顧客仍然意尤未盡舍不得離開。
4月30日,記者在南寧夢之島商場也看到,金飾柜臺人氣很旺,顧客的購買量也比以往明顯增加,不少顧客一次就買了上萬元的黃金飾品。銷售人員黃小姐介紹說:“雖然沒有遇到一次就砸十幾萬、幾十萬元的大客,但是單筆購買1~2萬元黃金的顧客明顯增多。”
“4月份已經大賣了半個月,沒想到‘五一’期間還賣得這么好。”南寧一家商場的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4月中旬黃金價格下跌之后,該商場的6個金飾專柜黃金的銷售熱潮就一直持續(xù),“五一”期間有不少從區(qū)內各地到南寧游玩的人士也加入買金的行列。因此,“五一”期間的日銷售額要高于4月平均水平,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更是達到100%~200%左右。
2 走訪:
投資客出手不多 “純消費”成為主力
三天假期中,南寧各大商場千足金的價格比較穩(wěn)定,基本維持在378元/克(手工費另計)左右,比起4月份創(chuàng)下的低點358元/克,上漲了20元/克。可是購金熱潮依然洶涌。究竟是什么人在買金?從記者走訪以及多位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黃金銷售以“純消費”為主力。
“買黃金的人可以分為投資者和消費者兩種,前者將黃金當成一種投資對象,希望低買高賣獲利,買金時更多地考慮購買的時間點以及變現是否便利;消費者就是像買皮包、服飾一樣,將黃金當成一種商品對待,想買就買。”南寧一家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分析師陳慧談到,最近一波的黃金熱,主要還是以實物黃金為主,特別是出現了金飾被搶空、實物金條買斷貨等現象,說明買金的主力是消費者。
南寧一家商業(yè)銀行的支行行長李先生也談到,相比起商場出現的“搶金熱”,4月下旬以來銀行紙黃金交易開戶量并沒有明顯增加,投資金條銷售比同期增長30%左右,主要是一些在黃金高位購買了投資金條的客戶想低吸拉平成本,基本上不交割黃金。李先生說,黃金的保管、變現都是投資客考慮的因素,從瘋狂購買實物黃金并且自己保存來判斷,更多的是一種消費行為。
還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南寧不少商場的黃金柜臺上,首飾金是“大頭”,其次是擺件金,最后才是金條,金條占的比例并不大。目前銷售規(guī)模最大的當屬首飾金,可以看出“純消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