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   財經頻道

春節壓歲錢習俗被曲解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4-02-19 09:16:58
分享

春節壓歲錢習俗被曲解
 
湖南邵陽的孩子向我們展示他春節收到的紅包。

專家警告,春節時給孩子紅包的傳統由于人們往紅包里塞入大量現金,或將其視為回禮的聯絡工具而正在失去其真正的意義。

春節給壓歲錢紅包的習俗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意在使孩子免遭名為“歲”的怪獸帶來的厄運。

通常情況下,孩子到18歲便不再收紅包了,但也有孩子在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前會一直收紅包。

50歲的陳和文經營著一家婚慶公司,他一直勸阻親朋好友不要給他12歲剛上初中的女兒大量的現金紅包。

盡管如此,女兒仍然能拿到7000多元的壓歲錢,去年甚至得到了14000元。

陳先生一直都給女兒200元的壓歲錢,這一習慣已經保持了7年。

“我覺得給孩子那么多錢沒什么意義。”他說。

“這是一種負擔。我總是得找機會退回去,但他們也總有各種理由,像壓歲錢得每年漲漲,或者是我女兒已經上初中了等等。我若不勸阻,她的壓歲錢輕輕松松就過萬了。”

本月對90名北京中小學學生的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孩子們共得壓歲錢43.8萬元,人均額達4867元。

調查顯示,父母在政府單位工作或經商的孩子得到的壓歲錢比較多,給的人也相對較多。

“過去的紅包一點貨幣價值都沒有。紅包里裝的是特殊設計的貨幣。數千年來一直如此。”中國民俗學會資深會員吳新峰說。

“但是現在人們往紅包里裝入大量的真錢,用紅包換取利益。紅包傳統的精神被曲解了。”

北京東城區的教語文的徐老師見證了越來越多6至12歲的孩子有紅包,里面的金額也越變越多。

“30年前我教第一批學生時,那時基本沒有紅包。到了20世紀90年代,學生們收到5元或10元的紅包就興奮不已了。”徐老師說,“到了2000年,孩子們可能收到100或200元的紅包,但從來沒有超過1000元的。”

然而,從2008年開始,所有的學生寒假回來之后,壓歲錢都在1000元以上,徐回憶道。“3年前,有位學生的壓歲錢超過了10000元。”

今年,徐老師的一位學生說他收到了50000元的壓歲錢。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

13歲的向鵬宇,從三年級開始,總是不多不少地收到2000元的壓歲錢。

“手中拿著紅包,我能感受到爸媽對我的愛。”向鵬宇說,“這無關錢。這是心意。”

向鵬宇的父親46歲,生于四川,現在是北京按摩醫院的一名脊椎按摩師。他總是將孩子的壓歲錢限制在2000元以內。

“我們是普通家庭。紅包里的錢是合理的數額,這樣兒子就不會胡思亂想。我和妻子既不會委屈孩子,但也不會嬌慣他。”

出于這個原因,除了家人,向鵬宇的爸爸拒絕他人給兒子壓歲錢。

“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來回送錢上。”他說。

所以,向鵬宇只從父母和4位親人那里得到壓歲錢。

(來源:中國日報網?信蓮 編輯:王思寧)

 

分享
標簽: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