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5日報道,中國公司以往被視為只會照抄別人的技術,現在隨著中國企業全力進軍海外市場,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具備諸多競爭優勢的中國科技企業在開拓全球市場方面取得更大業績。有外媒稱中國科技公司勢必將主導世界。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專欄6月5日刊文稱,中國科技企業近年來在本土和海外市場的迅速發展正引起外媒的關注,它們發現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月度銷量已經第二次超過三星手機,而久邦數碼的應用程序全球下載量達到3.25億次。
英國《衛報》6月3日刊登了該報科技編輯Charles Arthur的一篇文章,稱中國科技公司勢必將主導世界。該文說,在從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等一系列領域,中國公司已經不滿足于在本土市場上打拼,它們正日益在全球市場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文章說,曾有外媒記者采訪華為公司時看到辦公桌下的折疊床后報道說,華為的員工必須超長時間工作,但真實的情況是,這些床是員工午睡時用的,不過,員工習慣于中午小睡片刻并未阻止華為成為一家 令人生畏的競爭者,2013年華為僅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是在國內市場實現的,它在歐洲的手機銷量過去一年里增長了一倍以上。
文章說,中國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生產商小米公司已經在中國擁有了一個熱切希望得到該公司產品的粉絲群,它目前正在將業務擴展到印尼, 并且很快將進入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迅速擴張的印度市場。文章說,小米公司今年4月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良好業績,市場研究公司Kantar提供的數據顯示,小米手機這個月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了市場領頭羊三星手機,這已是小米手機第二次創出這一佳績。文章說,如果小米能保持這種勢頭, 它的所有競爭對手或許都不得不嚴肅對待來自小米的威脅。
網絡雜志《亞洲科技》5月27日刊文介紹了中國科技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的。文章說,雖然中國的科技產品市場在過去10年里是世界增長最快的,但本土市場上競爭的日益激烈正促使中國科技公司紛紛走向海外,它們的海外擴張方式主要有投資海外知名科技公司、收購或整合全球性品牌、向新興市場大舉擴張,以及通過內生性增長成為一家全球性企業。文章說,對任何企業來說,通過內生性增長而在全球市場上脫潁而出都是最難的,但中國一些應用程序初創企業卻在這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功。文章舉例說,由四川品果科技公司開發的圖像編輯應用Camera360已被下載了2.5億次,久邦數碼開發的應用程序在全世界已被下載了3.25億次,其月度活躍用戶達到8,700萬,該公司應用程序的用戶70%在中國以外。
文章說,中國公司以往被視為只會照抄別人的技術,現在隨著中國企業全力進軍海外市場,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在促使企業降低價格、創新業務模式的同時,也會促使企業的技術水平出現大幅躍升。文章說,具備諸多競爭優勢的中國科技企業 在開拓全球市場方面定會取得更大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