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想戒掉對IBM這種公司的“癮”,但這不容易 中國很久以來就想減少對外國科技公司的依賴,轉而支持本土公司。去年披露的美國網絡偵察行為只會給中國“加把勁兒”。
不過,周四國際商業機器公司(以下簡稱IBM)與上海機場官員簽署的一項協議顯示要實現這一目標多么難。IBM周四說,它將與上海機場集團合作設計一個軟件系統,幫助管理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的運營。根據IBM公司的聲明,這一新項目通過跟蹤進出機場航班的數據幫助預測航班到達,還將幫助機場管理其他方面的運營,比如出租車。
這一合作表明,中國市場對IBM是多么重要,反過來也表明IBM的服務在中國各行各業扎根有多深。它還表明,盡管中國和美國關系的緊張因網絡間諜事件升級,但該公司仍繼續在華“拿下”合約。
上個月,美國司法部以所謂“對美國公司進行網絡間諜攻擊”罪名起訴5名中國軍官。這一舉動使自斯諾登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收集情報后的美中關系緊張進一步升級。
專家說,對于美國公司在近3240億美元的中國信息技術市場中尋找商機,美中緊張有能力制造障礙。最近,IBM、思科和惠普都報告說對中國的銷售比較疲軟。一次采訪中,IBM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軟件集團總經理胡世忠說,中國客戶近來針對通過IBM系統的數據安全提出更多要求。(作者保羅·莫澤爾,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