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歐洲制藥行業組織的負責人稱,制藥企業正在中國啟用更多的中國人擔任要職,目的是避免出現困擾葛蘭素史克公司的那種賄賂丑聞。
據彭博社6月11日報道,中國警方近日將有關葛蘭素史克在華員工行賄政府官員和醫院領導一案移送檢察機關并指控稱,該公司英籍高層人員馬克·賴利通過賄賂醫生推銷藥品。這家公司還面臨英國的刑事調查。
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歐洲制藥工業與協會聯合會的負責人里卡德·貝里斯特倫稱:“一些企業正在啟用更多的中國人擔任要職。為了了解發生了什么,他們需要在當地的人。你最好有一些講當地語言的人?!?/p>
貝里斯特倫說,雖然這些企業正采取措施確保他們的中國部門不會存在不當的行為,但醫療衛生系統也需要進行改革,清除那些會催生腐敗的因素。他說,一些中國醫院的收入中有多達一半都來自于開藥和手術,這導致了開藥過量的問題。
中國2013年開始對銷售行為展開的調查已經導致多名醫生、醫院管理人員以及制藥企業主管被捕。中國政府部門走訪的制藥企業中包括最大的癌癥藥物制造商羅氏控股公司以及最大的胰島素制造商諾和諾德公司。羅氏控股公司近日稱,它正在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但具體細節尚不明確。諾和諾德公司稱,調查“并非不同尋常”,2013年的走訪也沒有“對我們的運營造成任何重大影響”。
貝里斯特倫說,制藥行業領導者們告訴他,他們計劃啟用更多的中國人或是說中文的員工擔任要職,但他拒絕對特定企業的做法或葛蘭素史克公司面臨的指控發表評論。
貝里斯特倫說:“即便合法,即便在中國以外是被廣泛接受的,人們也仍然對能夠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非常謹慎?;蛟S有其他方式讓醫生們參加科學研討會,而不是用空客將他們運往澳門。”他說,外國企業還在研究他們酬謝參加醫學會議的中國醫生的方式。
報道稱,由于日漸增長的收入,人們越來越能擔負得起醫療保健的費用,而且政府斥資數十億人民幣擴大基本醫療保障的覆蓋范圍,過去十年里,制藥企業向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
法國賽諾菲集團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菲巴赫在接受采訪時稱,他們并沒有減少派往中國工作的非中國員工。
菲巴赫說:“我們正不得不學習如何確保我們了解了如何在中國經商。根除腐敗令中國變成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p>
葛蘭素史克公司5月27日稱,該公司“致力于以最高的倫理標準運營,并將繼續全力配合”英國的調查。
12月,在中國開始調查后,葛蘭素史克公司稱,該公司計劃在2016年前停止向發表演講和參加醫學會議的醫生直接支付費用的做法。葛蘭素史克公司還正在為美國以外的、直接與處方醫生打交道的銷售代表推行一套新的薪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