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和新加坡爭相向亞洲提供切實可行的黃金定價標準,而亞洲是這種貴金屬的主要消費者。
美國國際財經日報網站6月25日報道稱,建立黃金的地方定價標準的行為發生在世界黃金協會會議召開之前。這次會議是希望“探討倫敦黃金定盤價的改革”。倫敦黃金定盤價是一個長期使用的、每日兩次的黃金定價機制,它因缺乏透明度而受到監管機構的審查。
美國國際財經日報網站6月25日報道稱,建立黃金的地方定價標準的行為發生在世界黃金協會會議召開之前。這次會議是希望“探討倫敦黃金定盤價的改革”。倫敦黃金定盤價是一個長期使用的、每日兩次的黃金定價機制,它因缺乏透明度而受到監管機構的審查。
中國6月25日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說,它想提升在全球黃金市場的影響力,并希望有它自己的“定價”標準。
新加坡在同一次會議上則說,它將在交易所推出實物黃金合約,以建立透明的定價形式。
報道稱,預計這個城市國家的黃金合約將于9月份正式推出,這是它第一次向全世界提供25公斤條黃金的批發合約。據世界黃金協會、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金銀市場協會和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說,將提供一系列6個每日合約。
這些舉措表明亞洲——世界最主要的黃金消費國(中國和印度)都在這里——越來越希望擁有反映地區活力的定價基準;該地區對西方確定的價格越來越不滿。
據路透社報道,渣打銀行金屬交易國際部主任杰里米·伊斯特在新加坡召開的這次會議上說:“為什么一個進口黃金的國家要使用倫敦或美國的標準?為什么它們不能有自己的標準?”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則在會上說:“我們應該在中國本國有黃金定盤價。”這次會議是由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組織召開的。
倫敦黃金定盤價是現貨黃金的全球價格基準,由四家銀行組成的團體通過電話會議確定。現在,倫敦定盤價正在接受歐洲和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以確定價格是否被操縱了。
報道稱,中國和印度占全球黃金消費的50%以上,然而,亞洲仍將倫敦定盤價作為價格基準。倫敦定盤價每天設定兩次,一次在倫敦時間上午10點半,另一次在倫敦時間下午3點。這兩次都是在亞洲市場收市之后。
據悉,黃金價格被上下調整直到需求和供應達到平衡。這個平衡點上的黃金價格就被宣布為定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