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收銀條背后的美聯儲政策邏輯

同美聯儲決策層相比,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商對實體經濟可能更有切身體會。
作為消費支出“晴雨表”之一的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消費記錄顯示,今年一季度利潤呈下滑趨勢;盡管美國就業人數上升,但商店消費額卻未見提振。這也反映了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近期的顧慮——希望加息之前工資上漲速度可更快地促進消費支出,極具現實意義。
沃爾瑪未見利潤上漲
路透社近日援引沃爾瑪美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比爾·西蒙(Bill Simon)的話稱:“就業前景的確改善了,但似乎沒有給予普通消費者擴大開支的信心。”
西蒙進一步解釋了目前狀況,他表示沃爾瑪的中低收入消費者似乎已經改變了其消費習慣,如在開學日或國慶日前“慷慨解囊”,而平日則又習慣性地“勒緊了褲腰帶”。他認為,經歷了漫漫危機復蘇路后,消費者已經適應了拮據的經濟環境。
盡管沃爾瑪長久以來以薄利多銷著稱,但諸如Dollar General等折扣零售商也通過大肆降價搶占低收入客戶群。
今年5月,沃爾瑪向外界公布的利潤情況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利潤下降近5%,并預期第二季度數據將弱于預期,且中低收入消費者的支出情況難見改善。此外,數據顯示,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沃爾瑪消費者依靠聯邦政府救助。
近期數據顯示,6月連鎖店銷售量同比上漲4.6%,漲幅為2011年12月以來最大。然而,銷售量和實際利潤能否畫上等號仍有待考證。
Jeff Green Partners的分析師兼合伙人Jeff Green表示:“通常來說,6月并非零售旺季。盡管統計數據非常亮麗,但我們并不認為這將持續太久。盡管銷售額仍將增長,但增幅相對溫和。”
美國國民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消費開支約占GDP的70%。
沃爾瑪公司于1962年在美國阿肯色州成立以來,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零售商,目前,沃爾瑪在全球開設了超過7000家商場,員工總數190多萬人,分布在全球14個國家。
沃爾瑪的“民間表態”可能亦可為北京時間周四凌晨02:00公布的6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FOMC minutes)及未來美聯儲政策走向提供一絲線索。紀要主要聚焦勞動力市場的疲軟程度、通脹壓力、升息時機以及更低的均衡聯邦基金利率等方面。
耶倫關注工資增長
管中窺豹,美國經濟復蘇可能尚未全面傳導至實體經濟,尤其是離耶倫個人期望的3%~4%的工資增長仍有距離。
耶倫近期稱:“美聯儲的政策目標之一便是鼓勵工資增長,讓盡可能多的人找到全職工作。她期望工資長期增長可以達到每年3%~4%的水平,而目前僅徘徊在2%。
最新非農就業報告顯示,6月每小時平均工資年率從2.1%下滑至2.0%,若扣除2.1%的通脹因素則意味著真實工資幾乎沒有增長。
此外,MFR Inc.首席經濟學家Joshua Shapiro稱,勞動力參與率還在1978年以來從未見過的低位,所以就業市場肯定沒有失業率大減顯示的那么好。更讓人擔心的是最年輕的那些勞動者,他們的勞動力參與率一直在下滑。
盡管最新非農就業報告亮眼,美國失業率新增了28.8萬人,遠超預期的21.5萬人,失業率也從6.3%跌至6.1%,刷新了近6年來的新低,但各方仍持觀望態度。
在報告的分項數據中,全職就業人數下降了52.3萬人,為近8個月來的首次下滑,且幅度巨大;而兼職就業人數卻增長了79.9萬,達到了十余年來最高水平。這暴露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目前脆弱的根基。
巴克萊預測,本次紀要很可能顯示,委員會沒有過多強調近期疲弱的GDP數據,政策收緊將更看重勞動力市場。此外,紀要或將凸顯圍繞勞動力市場持續疲弱時間的辯論。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