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結束為期兩天的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宣布,本輪對話雙方共達成90多項成果。
美方代表團在當天晚上舉行的吹風會比原定時間推遲了將近一個小時。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說,富有成效的會議通常會花費更多時間,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會晚來的原因。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繼去年之后繼續在新一輪的對話中取得重要進展。中美雙方達成共識,將爭取在2014年完成雙邊投資協定的文本談判,并在明年年初啟動負面清單談判。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始于2008年,至今已經舉行了13輪談判,下一輪談判將于7月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
雙邊投資協定明年開始負面清單談判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分為兩個部分,即文本談判和負面清單談判。本論對話期間,雙方在很多條款上達成一致意見,在此基礎上將啟動負面清單談判。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于2008年啟動。在去年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雙方確認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展開談判,此后談判進入實質階段。今年6月9日至13日,第13輪談判在北京舉行,雙方就文本進行了深入談判,取得重要進展。
張向晨透露,中美雙方商定將于7月28日至8月1日在華盛頓舉行第14輪談判,繼續就文本進行深入討論。中美團隊將加快談判節奏,推動談判取得進展,爭取早日達成一個平衡、共贏、高水平的協定。
雅各布·盧表示,中方經歷的變化是很重大的,即假定市場是開放的,除了負面清單上的東西。“中國正在制定負面清單,我們也同意明年開始負面清單談判。雙邊保護協定的談判是困難而復雜的,但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將在明年年初進入下一階段的談判。”雅各布·盧說。
雅各布·盧坦言,簽訂全面的協定需要耐心,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他強調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他同時表示,在雙方最終簽訂協議之前可以先展開一些工作,體現市場的開放。
雅各布·盧還表示,在今年的對話中,中方有一些重要的承諾,要進一步推動改革,這將提供新的機會,給兩國人民帶來好處,也為美國工人和企業帶來公平競爭的環境。他表示,中國愿意減少對市場的干涉,在外匯方面有更大的透明度,邁向以市場為主導的匯率機制。中方還承諾要進一步改革國有企業。
“作為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中國給美國工人和企業帶來了很多機會。”雅各布·盧說。他表示,中國需要進一步開放在服務領域——包括金融領域的市場準入,加快修改外商投資目錄。
“我們也同意深入進行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希望能夠在2015年開始負面清單談判。”雅各布·盧說。
中國已經開始負面清單的嘗試。在去年出臺上海自貿區的第一份負面清單之后,今年7月,新版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出爐。2014年的這份負面清單由原來的190條調整為139條,較2013年的版本減少了51條。張向晨說,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是在國內進行試驗,進行壓力測試,對改革投資管理體制有意義,不完全是為中美BIT談判做準備,但這兩者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因為上海在試驗負面清單,而中美BIT談判也涉及負面清單。所以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項目的減少會引起各方關注,這是自然的。但兩者并不完全對應。”張向晨說。
氣候變化合作
在談及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時,美國國務卿克里重申,美國歡迎中國的崛起,無意遏制中國。他同時表示,在建設新型大國關系中,需要共同接受一些全球的行為標準。“我們以理性和尊重對方的方式在進行對話,盡管對議題有不同見解。”克里說。而如何管控中美之間存在的分歧也是新型大國關系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克里表示,中美在全球議題的總體合作水平是很好的,中美也有能力管控在一些議題上存在的分歧,并把重點放在形成共識的地方。克里以中美在氣候變化上的合作為例,他說自己參與這一議題的時間已經超過25年,在之前很難想象美國和中國可以在氣候變化上展開合作。但在去年4月,中美成立了氣候變化工作組。今年的對話也舉行了氣候變化問題特別聯合會議。其間,中美宣布了氣候變化工作組取得的進展,尤其是啟動了八個示范項目——4個碳捕集(或碳捕獲)、利用和封存項目以及4個智能電網項目。雙方還同意采用更加嚴格的重型和輕型機車燃效及溫室氣體排放標準,開展對工業鍋爐效能和燃用氣研究。此外,還包括采取重要步驟,啟動一項有關氣候變化與森林的新行動計劃,在兩國氣候變化合作中增添一個重要的新領域——將占全球排放四分之一的陸源溫室氣體排放納入合作。
克里表示,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兩國的合作顯得格外重要。在美方列出的中美戰略對話成果中,氣候變化被列在第一條。美方公布的戰略對話主要成果還包括兩國軍事關系、伊核問題、朝核問題、阿富汗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