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近日報道,由于俄羅斯面臨更加嚴厲制裁的前景打擊對歐洲的信心,投資者寄望中國和美國將支撐全球經濟成長。
美國周三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周五公布的就業數據,將幫助市場判斷該國經濟反彈的力度,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回歸更傳統貨幣政策的可能速度。
“中國-美國的情況看起來更加鼓舞人心,”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James Knightley表示,“歐洲央行的舉措,應會助推歐元區經濟增長,但會有6-12個月的滯后。”
馬航客機稍早在烏克蘭東部墜毀,讓德國等歐洲國家除了改變長期以來的消極立場,并對俄羅斯實施更加嚴厲的制裁外,別無選擇。
本周初,歐盟外交官員預計將敲定對俄羅斯的制裁舉措,可能包括禁止俄羅斯國有銀行進入歐盟資本市場,并禁止向俄羅斯銷售武器,同時限制對俄提供能源技術。
從全球來看,這些舉措給歐洲造成的沖擊最大,加重俄羅斯以及整個歐洲的經濟問題。俄羅斯的多數貿易活動都是在歐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表示制裁舉措將使俄羅斯國內的投資“降溫”。
馬航飛機墜毀事件以來,德國企業信心進一步下滑。德國在歐盟出口中的占比超過了四分之一。
“形勢非常危險,”全球最大的基金投資者之一--德國安聯旗下首席分析師Michael Heise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