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星迎來轉折點的態勢正越來越鮮明。《日本經濟新聞》8月25日報道稱,三星電子7月8日發布的財報速報值顯示,該公司時隔9年出現銷售額和利潤雙雙下降。這一結果給全球電子產業帶來了一場強烈的“三星沖擊”。三星的快速發展是否將就此終結?其結構性因素又是什么?《日經新聞》以連載的形式,對中國給智能手機業界帶來的沖擊繼續報道。
證實“三星沖擊”的數字比比皆是。比如7月31日發布的2014年4-6月財報的確定值:與上年同期相比,智能手機的營業利潤下降30%,全公司營業利潤下降25%,銷售額下降9%。由于三星品牌智能手機對旗下企業生產的有機EL面板的訂貨量減少,顯示器部門利潤下降80%。
一直以來,三星電子的盈利模式是將智能手機定位為牽引力量,智能手機使用自主品牌的面板和半導體等核心零部件,以此實現綜合性盈利。但是這一模式有可能再難以為繼。在股票市場,7月8日的財報速報值公布之前,人們對于三星業績惡化的擔憂就不斷擴大。三星電子的股價長期徘徊低位,相比約2個月之前的最近高點下跌10%左右。
中國企業蠶食市場份額
三星的業績惡化與其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份額的下降存在明確的聯動關系。美國調查公司IDC7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6月三星的市場份額(按供貨量計算)為25.2%。雖然仍居全球首位,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1個百分點。而供貨量則減少了3.9%,現為7430萬部。
三星負責智能手機業務的金顯俊專務在7月31日的電話記者會上不得不承認,“以中國和歐洲為主,中低價位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日趨激化。流通庫存增加,銷量出現減少”。三星在全球市場陷入了苦戰。
讓三星陷入困境的并非美國蘋果,而是新興的中國企業。觀察中國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華為技術的份額為6.9%(比上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躍居第3位。聯想集團為5.4%(提高0.7個百分點),躍居第4位。蘋果由于新一代產品“iPhone 6”即將上市導致消費者減少購買等原因,份額有所下降,但供貨量增長12.4%,業績表現堅挺。考慮到全球整體的智能手機供貨量增長23.1%這一事實,三星的低迷非常突出。
此外,據韓國投資證券公司的推算,三星4-6月智能手機的平均銷售單價為295美元,下降了9%。這是因為在全球范圍內市場持續擴大的中低價格手機的銷售比例正在提高。換句話說,智能手機正在降價。
要“利用4G手機服務等領先技術,通過高端商品持續保持增長”,金顯俊在記者會上如此表示。但同時也暗示在中低價格手機領域某種程度上參與價格競爭。也就是說,三星計劃一邊迎戰銷售高端機型的蘋果,一邊與主打中低價格手機的中國企業等展開競爭,全面迎戰所有對手。不過,金顯俊也承認,“恢復業績并非易事”。
還有觀點指出,三星有待改進的不僅僅是商品戰略。美國調查公司IDC認為“三星要維持全球首位,必須集中精力在本土品牌占優勢的市場建立良好勢頭”,指出其在各國的銷售戰略存在不完善之處。
小米改變了游戲規則
那么,本土品牌占優勢地位的市場是哪里呢?典型就是占全球智能手機需求約三分之一的中國。7月22日,一場象征中國企業在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勢頭的產品發布會在北京市舉行。
“成為國人驕傲的世界品牌”,北京小米科技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雷軍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如此表示。小米此前提出了年內進入海外10個國家的方針,但這是雷軍首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成為世界級企業。
7月22日的發布會隆重推出的“小米4”是一款最尖端機型,可以支持已在中國迎來普及期的4G服務。小米4配備了美國高通的最先進系統LSI(大規模集成電路),雷軍針稱這是迄今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手機。
通過對原材料不銹鋼進行精密加工等舉措,實現了具有高檔感的外觀和手感。價格最低每部1999元,不到被定位為其競爭機型的蘋果“iPhone 5s”的一半。
在體育世界里,人們把中途上場然后完全改變比賽進程的人稱為“游戲規則改變者”。如果將蘋果2007年1月推出第一代iPhone進而創造出的智能手機市場比作體育賽場,結果會如何呢?2010年4月成立的小米雖然年輕,但或許可以被稱為智能手機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據臺灣調查公司集邦科技(Trend Force)統計,小米4-6月智能手機全球份額為4.5%(按供貨量計算)。排名已經躍居第6位,按季度數據計算首次超過了數字家電領域的老牌企業索尼。雷軍在發布會上承諾,小米2014年的出貨量目標至少是6000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