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3日報道 Uber受到了最大的法律挑戰,此前其最受歡迎的服務在全德國遭到了禁令,這是這款顛覆性的打車應用第一次遭遇全國性限制。
法蘭克福地區法院施加的這項臨時性禁制令,不允許Uber營運其Uber Pop“拼車”服務——在其他市場上被稱為Uber X。Uber是一家快速成長的公司,在最近一輪融資中估值達到170億美元。
Uber表示,其將不顧該禁令繼續運營,但如果被抓到違反禁令,每次將至多被罰款25萬歐元。禁令不影響其定價更高的“Black”豪華轎車服務。
這家初創企業是在歐洲面臨監管反彈的大量硅谷公司之一,其它公司包括谷歌(Google)和Facebook。歐洲當局帶頭對領先科技集團的運營發起了質疑。
拼車公司允許任何通過了背景調查的人,在收到一款智能應用的打車請求時臨時充當出租車司機。批評者表示,這一模式帶來了安全風險,并且繞開了持照出租車司機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而Uber等初創企業則表示,該模式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并創造了就業。
由于監管挑戰的升級和與出租車運營公司的纏斗,Uber上月聘用巴拉克 奧巴馬(Barack Obama)的競選經理戴維普勞夫(David Plouffe)指導其如何回應。普勞夫說,他受到Uber的“顛覆性做法”吸引,因為這家初創企業“不接受否定答復”。
德國出租車行業發起法律挑戰,稱Uber不遵守旅客運輸法,法院上周發出了禁令。Taxi Deutschland董事長迪特爾施倫克爾(Dieter Schlenker)表示:“Uber在高盛(Goldman Sachs)和谷歌的數十億美元支持下運營,卻把自己裝扮成一家初創企業,以新經濟救世主的身份進行自我推銷。”
在硅谷,Uber等應用遭到的反彈被視為數字服務的一場考驗。這些數字化服務經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受到既有行業的抵制。
Uber資助人之一、谷歌董事長埃里克 施密特(Eric Schmidt)表示,Uber對于理解創新以及保持互聯網開放的重要性提供了一條非常便利的途徑。他說,美國或德國的“過早監管”甚至可能阻止這家公司的啟動。
上述禁制令是Uber在德國遭遇的一系列監管挫折中最近的一次。柏林和漢堡當局也禁止了該公司的運營,理由是安全擔憂和對持照出租車司機的威脅。
歐盟(EU)數字議程專員內莉 克勒斯(Neelie Kroes)在Twitter上發帖稱:“數字化革命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選擇:我們將抓住新機遇、還是把它們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