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論壇嘉賓:中國金融改革有序推進有三大看點
原標題: 達沃斯論壇嘉賓:中國金融改革有序推進有三大看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回答論壇主席施瓦布提問時表示,中國有序推進金融改革,資金價格大多數已經市場化了。李克強表示,在運用貨幣政策的同時,要進行金融改革,比如放寬金融市場準入,發展中小銀行、民營銀行。同時,我們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努力控制和降低企業的杠桿率。
與會國內外經濟界人士指出,中國經濟已進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對推動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論壇嘉賓認為,有序推進中國金融改革有三大看點。
看點一:民營銀行有序開閘
今年7月25日,銀監會正式對外披露,已批準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等三家民營銀行的籌備申請,民營銀行的“大門”終于在千呼萬喚中緩緩打開。
在國家對金融行業的準入限制之下,民營資本長期被銀行業“拒之門外”。競爭的不充分,一方面造成銀行店大欺客、利潤偏高的亂象,另一方面也使得實體經濟融資不暢,成本居高不下。
在達沃斯論壇上,美國新經濟思維研究院資深院士特納徳爵士直言,在中國現有的銀行體系下,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支付20%的利率,但是大的國企可能只需要付6%到7%的利率。一些國有銀行更愿意把錢借給國企,因為他們的關系更近。中國銀行業如果進行市場化改革,就不能再把信貸更多地傾向于給國企。
“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必須要讓市場真正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因素,一方面要加強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引入新競爭主體,讓民營銀行真正發展起來,打破國有銀行站著掙錢的現狀。”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說。
據業內人士介紹,三家試點民營銀行以服務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為主。現在民營銀行的申辦熱潮還在繼續,僅溫州一個地區就有20幾個團隊在申請設立民營銀行,但預計監管層的步伐不會邁得太快。
看點二:資本市場單選變多選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融資大多依賴銀行貸款,間接融資占到80%以上而直接融資占比偏低。與會的嘉賓指出,必須全力發展、壯大直接融資市場,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從而有效分散社會融資過度集中于銀行業帶來的潛在風險,為企業發展注入充足的血液。
“現在一說多層次資本市場,就想到新三板、新四板。其實更核心的應該是債券市場的發展。債券市場的發展可以幫助中小企業通過高收益債,地方政府通過市政債等直接融資的方式,直接和投資者見面,對于風險給予準確的定價。”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說。
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主任李稻葵在論壇上也表示,基于消費的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是基礎設施的融資必須要有根本性轉變,從短期的銀行融資轉變成為長期性的債券發行,低息債券發行,這場改革必須要完成,來刺激新增長的到位。
朱寧指出,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市場的發展,滬港通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只是現在香港股市里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內地公司的股票,從這個角度講,雖然有地域的多元化,但是沒有實現幣種和資產類別的多元化,中國投資者需要的是全球的多幣種多資產的投資。
看點三:政府監管不能缺失
中國推動利率匯率的市場化不僅涉及中國經濟的全局,而且涉及幾乎所有的企業和儲戶,必然給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帶來挑戰。市場“無形之手”充分放活,政府監管的“有形之手”也不能缺失。
中國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在論壇上說,我們從上一次金融危機中學到的經驗是,你所銷售的金融產品必須是了解的,透明的,但現在金融市場上銷售的很多產品并非如此,必須加強監管。另外,過去是分業經營,現在許多東西開始混業了,混的時候我們的法律法規就必須保持預見性和一致性,否則會嚇退投資者。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亞太區及歐洲、中東和非洲區首席執行官雷耶斯表示,現在后起的企業在不斷追趕,使用新技術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中國的支付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希望未來中央銀行能夠建立一種系統,這種系統能夠支持這種交易的需求,在這個系統后面有一些監管者來確保這個系統的運行仍然是遵守某種規則的,而且它的運作能夠確保消費者的使用。
針對如何健全和改革中國金融體系,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專家們也提出了建議。主要包括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特別是市政債;金融監管應確保行業透明度和競爭力能夠長期可持續;打破“剛性兌付”,政府退出對市場提供的隱性擔保;互聯網金融產品單筆風險暴露要小,風險要分散,服務和產品要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