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第三季度上漲了7.1%,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個季度,美元迎來了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的第三輪大牛市。而前兩輪牛市都伴隨著一些地區的衰落,1978至1985年期間拉丁美洲步入衰落,1992至2001年期間亞洲的黃金歲月終結。
為什么美國此時不反對美元升值?支撐美元升值的背景因素又有哪些?
筆者認為美元迎來大牛市時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 美聯儲即將進入加息周期,歐洲、亞洲、日本的央行紛紛需要重回QE,這種貨幣政策的不對稱性勢必推高美元;
第二, 近三年來,歐元區18國的經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最新數據表明,作為歐元區經濟兩大傳統動力的德國和法國今年二季度不是萎縮就是持平。在過去五年當中,日本實際GDP增長率超過2%的時間只有四分之一。而與之相比,上一季度美國4.2%的GDP增長率就顯得尤為強勁;
第三, 頁巖氣革命給美國帶來能源獨立的成功,美國正在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態石油生產國。而在能源成本出現了結構性改善的基礎上,制造業開始大量回流美國本土,這使得美元進入大牛市時代底氣更足;
第四, 美國是消費大國,出口并非經濟增長的主力,美元升值不但能增強消費者的購買力,而且美元強勢還可以抑制進口價格,進一步壓低通貨膨脹率。
在美元開啟大牛市時代后,原來大量涌入新興市場的資金也會受到美元升值和加息的影響。同時隨著美元融資成本的上升和新興市場資產回報的下滑,借入廉價美元來購買新興市場資產的套利交易趨勢也開始出現松動。在美元升值周期中,我國應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推進實現匯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盡早建立起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匯率形成機制,以此來為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保駕護航,謹防海外資金大規模抽離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