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扎堆投資酒店
伴隨著中資險企安邦保險以19.5億美元的大手筆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中國企業出海投資酒店再度攻下一城。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政策松綁和出境游升溫的環境利好,酒店成為海外投資的新熱點。
多領域企業出海投資酒店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傳統酒店運營商開始加碼海外市場。去年4月,開元旅業集團以105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法蘭克福市原郁金香飯店,首度布局歐洲市場;布丁酒店也在今年8月于美國好萊塢開設了其首家海外門店;錦江集團公司副總裁王杰也曾公開表示,錦江集團與弘毅投資基金正在操作收購歐洲約1000家酒店的計劃。
旅行社和大型旅游集團在海外投資酒店的步伐也開始提速。蘇州青旅早期投資了2000萬美元建設SSS國際(斐濟)大酒店;首旅集團等5家中國企業聯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投資、建設了明斯克北京飯店,并于今年4月正式開業。
此外,地產企業也頻頻出手。包括萬達、碧桂園、萬科、綠地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有房地產項目或確定投資計劃,投資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以萬達為例,公開資料顯示,繼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美國芝加哥等地之后,今年8月萬達在澳大利亞完成了對黃金海岸市珠寶三塔項目的并購,并計劃建筑一棟五星級酒店和兩棟銷售型酒店式公寓。據悉,這是萬達在海外布局的第五個五星級酒店。
不同投資主體各有小九九
住友酒店集團副總裁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傳統酒店而言,由于酒店集團輕、重資產分離的經營趨勢愈加明顯,所以酒店集團有實力和資本希望能夠通過品牌輸出形式向海外擴張。
政策利好是推動其他領域投資主體進軍海外酒店業的一大誘因。國務院于8月發布的保險業新“國十條”中明確提出,鼓勵中資險企嘗試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安邦保險此番收購華爾道夫就受此政策直接鼓勵。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海外投資酒店既可以分散風險,還可以搭建境外融資平臺,提升資金周轉效率,緩解資金壓力。
而海外投資酒店熱潮大背景則是中國出境游消費的持續升溫。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全年出境旅游人數達1.16億人次,同比增長18.2%,出境旅游花費155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住宿作為出境游的剛性需求,自然蘊藏著無限商機。
熱潮背后需防范風險
中國企業爭相在海外投資酒店的同時,也面臨諸多風險。華美酒店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知識管理專家、高級經濟師趙煥焱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對于根植于國內市場的房企大鱷來說,進軍國際市場難免會遇到文化差異、法律理念、勞工環境等多方面挑戰,不確定性因素會比國內更多。另一方面,由于國際資本格局的變化所帶來的匯率風險,對于中國開發商來說,其潛在影響并不小。
同時,國內民族酒店品牌的影響力尚未達到國際化水平。在競爭激烈的酒店業,國內房企、險企、大型旅游集團等成批出海投資酒店,并不是一個從紅海轉向藍海的輕松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