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0月20日電(信蓮)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20日報道,中國的P2P(個人對個人)信貸公司正在開展按揭貸款業務,試圖吸引主流投資者投身曾被視為由投機者和強行推銷者把持的P2P信貸行業。
幾家由知名互聯網企業運營的P2P信貸平臺已經攜手房地產開發商和其它金融機構,為首付款不足的購房者提供貸款。要申請商業銀行的按揭貸款,購房者的首付款必須達到30%。
即使今年已有數十家P2P信貸公司破產,但這個行業仍處于繁榮之中。根據追蹤P2P行業數據的門戶網站“網貸之家”(wangdaizhijia.com)的數據,到今年底,P2P信貸業的貸款余額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合163億美元),而2012年底的貸款余額為56億元人民幣。
首付款貸款產品的收益率比其他P2P產品低,但提供更好的風險防范。運營微博(Weibo)的門戶網站新浪(Sina),正提供由保險公司、小額信貸機構和房地產開發商擔保的貸款產品。
中國央行要求商業銀行對標準抵押貸款必須收取30%的首付——這對許多買家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但這種規則不適用于P2P平臺,后者沒有被歸類于金融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Law School)副院長楊東表示:“按照監管要求,傳統銀行不能發放首付貸款,但就個人間貸款和小微貸款來說,現在法律上沒有此類禁令。”但隨著中國一度繁榮的房地產市場遭遇價格下跌,首付貸款增多可能加大金融風險。然而,與正規銀行業體系的65萬億元人民幣未償貸款總量相比,總計1000億元人民幣的各類P2P貸款只是滄海一粟。
(編輯: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