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拉開A股“慢牛”閘門
11月17日上午9時30分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左三),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右二)共同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當日交易鳴鑼開市,標志著作為資本市場重大制度創新的滬港通正式啟動,滬港兩地證券市場成功實現聯通。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楊曉波)籌備歷時半年之久的滬港通于11月17日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同步開啟。毋庸置疑,滬港通的開閘對于A股而言,既是連接國際資本市場的紐帶,也是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的重要標志。開通一周,市場并未反應火爆,引發熱議。但分析人士指出,滬港通的意義并不止于一時,某種意義上而言,它為當前深化金融改革成功的打開了一扇窗口,為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內資本市場機制,夯實健康化、市場化的根基,也拉開了A股“慢牛”的閘門。
多方努力 制度先行“護航”
古語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說也適用于上周開通的滬港通。
兩地有關部門在此前的七個多月乃至更長的籌備時間里密切合作、反復磋商、求同存異, 確保滬港通業務規則體系的基本建立完善。兩地證監會關于執法合作、投資者訴求處理、投資者教育的有關安排,兩地交易所及結算機構的四方協議、業務實施細則等配套文件的制定工作均已基本完成,正在依法履行有關程序,同時還包括技術系統開發工作有序進行,多次進行相關測試。
此外,11月12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香港居民將不會面臨人民幣兌換限制,11月17日取消香港居民兌換人民幣的2萬元限額。同時陳德霖稱,取消人民幣兌換限額將為滬港通提供便利。
11月14日,財政部稅政司、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證監會會計部就滬港通試點及QFII、RQFII等稅收政策問題做出了詳細說明:明確對內地個人、香港個人(企業)買賣港、滬股差價三年內暫免征收個人(企業)所得稅。
多位接受采訪的市場人士均表示,經過七個多月從原始制度的設定、運行機制方案完善和相關技術上的準備到匯率、稅收上政策的落地,對滬港通開通及一周來的順利運行起到重要作用,進一步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融合,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場外資金選擇增多 滬港通擔當新“角色”
滬港通開通后,將會有多少資金進場是市場最為關心的事情。從首周的交易情況來看,截至11月21日,滬港通下成交金額合計291.01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累計成交509485筆,成交金額252.31億元人民幣,凈買入為236.4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累計成交95379筆,成交金額38.70億元人民幣,凈買入為29.28億元人民幣(以當天的人民銀行中間價0.79148計算)。
對此,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對此并不感到著急,他強調一切交易正常平穩,滬港通發展“要慢慢來”。
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托服務主管陸庭龍也指出,不需要將僅僅幾日的交易量作為滬港通成敗的指標,因為滬港通是活化股票市場的重要一步,其最終目的是通過滬港通的渠道吸引資金進入,為內地企業融資和發展提供平臺。
據了解,滬港通機制設計當中,實行投資額度管理。試點初期,滬股通總額度為30OO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OO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限于機構投資者以及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對參與滬股通的香港投資者不設準入條件。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滬港通拓寬了滬港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和兩個市場的資金來源,也將對資本市場存在的諸多結構性問題解決產生積極影響,并引導監管層向更加有利于投資者的方向進行制度優化。
除此新通道進入國內資本市場之外,此前,還有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兩個渠道。以QFII為例,截至今年10月底,國家外管局累計審批QFII額度達到640.61億美元,獲批機構增至258家。滬港通的開通使得投資標的和投資規模均得到進一步擴容。香港分析師預計機構將利用滬港通購買A股,而將QFII及RQFII額度用在國債等其他的內地資產配置。
近日,興業證券發布研報認為,隨著滬港通正式起航,海外資金涌入高峰有望再現。此外,當前香港地區有近9500億元的離岸人民幣(指境外經營的人民幣存放款業務)存量,有返回內地追逐相對更高收益的動力。
倒逼機制完善 助力市場健康發展
滬港通是今年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又一項重要措施,由于上交所和港交所之間在規則上和法律上都存在諸多不同點,所以兩個交易所創新性地融合貫通,對于當前的A股而言,除了在交易時間、交易規則等基礎制度方面的完善外,對于在當前金融改革背景下的國內資本市場而言,還將承載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倒逼A股市場更加健康化、市場化的發展。
首先,由于A股發展周期短和早期資本市場發展特殊的背景因素,為A股市場留存諸多后遺癥,例如,市場中投機盛行、單邊交易缺乏做空機制、新股爆炒、虛假上市、內幕交易等痼疾亟需改善。與成熟市場的接軌,有利于推進A股法治化、市場化進程的加速;
其次,滬港通的運行對于進一步嚴格退市制度,改變長久以來A股上市公司“進多出少”的現狀,優化市場,促進內地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再次,滬港通或將推動市場投資主體結構發生改變,即從以中小投資者為主體的投資結構向成熟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改變。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A股市場的完善對滬港通發揮其“試驗田”起著重要作用,其成功的運作模式和風險管理或可進行不斷地復制推廣,可以考慮再打開更多類似的通道,比如“滬美通”、“滬新通”“滬歐通”等等。
正如證監會主席肖鋼在滬港通啟動儀式上所講,滬港通的開通有利于拓展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整體實力。
滬港通的開閘,是中國資本市場主動對外開放的表現,是自身實力不斷增強的體現。打鐵還需自身硬,同樣需要國內資本市場自身的完善,創造一個健康的投資市場環境。


-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南太之行
- 中國游客在日消費新三件:化妝品保溫杯輕奢包
- 俄總統助理:俄羅斯高度贊賞中國發起首次互聯網大會
- 調查:中國年輕女性對韓國旅游“最感冒”
- 日本逮捕第9名中國船長 非法捕撈珊瑚漁船數下降


-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南太之行
- 中國游客在日消費新三件:化妝品保溫杯輕奢包
- 俄總統助理:俄羅斯高度贊賞中國發起首次互聯網大會
- 調查:中國年輕女性對韓國旅游“最感冒”
- 日本逮捕第9名中國船長 非法捕撈珊瑚漁船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