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道 12月3日公布的兩項調查報告顯示,11月中國服務業的增長略微加速,對于此前一連串低迷的數據來說,這是可喜的緩和跡象,不過仍不太可能消除人們對中國經濟走弱的擔憂。
據路透社12月3日報道,服務業創造的就業崗位多于工廠。有關服務業的令人鼓舞的報告與12月1日發布的制造業數據形成鮮明對比。制造業數據顯示,11月,中國的制造業增長放緩到至少6個月來的低點。
一些經濟學家因此預測,中國會在今后幾個月再次降息。11月21日,為刺激經濟增長,中國意外降息。
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高路易指出,中國萎靡不振的房地產市場觸底反彈不太可能促使中國經濟明年穩固反彈。
他表示:“我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中國還會再次降息,貸款利率會降至5.25%。”
官方公布的11月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上升至53.9,高于10月的53.8。
匯豐銀行和馬基特市場調查公司發布的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在11月略微上升至53.0,高于10月的52.9,原因是新訂單以兩年半以來的最快速度增長。
不過,報道稱,對于勞動力市場,兩項調查看法不一。中國領導人表示,勞動力市場是制定政策時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官方的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11月份,勞動力市場連續第五個月萎縮,就業分項指數徘徊在49.5。而匯豐銀行和馬基特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表明,隨著企業擴展業務,公司仍在招人。
服務業去年在中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達46%。服務業比制造業更能承受經濟增長放緩,而且當局希望服務業超過制造業成為今后幾年經濟活動的更大驅動力量。
一些分析人士預測,受房地產市場低迷、國內需求和投資增長放緩以及出口不穩定的影響,中國經濟今年將迎來24年來最嚴重的減速,年增長率可能降至7.4%。消息人士在中國降息后對路透社記者表示,盡管今年早些時候出臺了一系列財政和貨幣支持措施,但決策者擔心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跌至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