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破四理財基金轉型 小伙伴們該如何投資
[摘要]貨幣基金在降息后7日年化收益率徘徊在4%左右,手中持有流動資金的投資者如何打理呢?重點是看收益“性價比”。
近期小伙伴打理短期理財資金有點郁悶,一方面是貨幣基金在降息后7日年化收益率徘徊在4%左右,而另一方面短期理財基金因為規模縮水紛紛轉型。
在目前情況下,手中持有流動資金的投資者如何打理呢?重點是看收益“性價比”。若短期理財產品出現轉型,需要根據自己需求來選擇。
降息后寶寶破四
仍是現金管理工具首選
相關數據顯示,12月19日納入統計的296只貨幣基金(各類型分開算)7日年化收益率只有4.01%,當周甚至出現低于4%的情形,較前期出現明顯下滑。還有眾多貨幣基金當日7日年化收益率在3%以下。業內預計,12月下旬若非有新股申購引起的資金荒,寶寶收益率還將持續走低,破4%將成為接下來幾個月的常態。
12月上旬,寶寶收益數據持續下行,較今年一季度“縮水”不少,如1月28日,全部162只貨基(A\B\C類分開計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高達5.813%,而且收益率超過6%的貨幣基金達到62只,當時寶寶們的收益率更高于普通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水平。
不過,T+0的貨幣基金仍是打理現金的好幫手。好買基金就表示,央行降息后,存款利率下行,那么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協議存款利率也將下行,貨幣基金收益率走低也是必然。展望央行貨幣政策,降準降息以穩定經濟的可能性仍較大。不過,即使收益率進入“3時代”,由于流動性方面的優勢,貨幣基金的吸引力仍在,依然是現金管理工具的首選。
短期理財
重點看7天品種
相比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基金更為尷尬。同樣用12月19日數據來看,納入統計的99只短期理財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4.06%,比貨幣基金高0.05個百分點左右。雖然比貨幣基金略高,但可能要付出一定流動性成本。
按照期限做一個更為詳細的收益率區分更有價值。相關數據顯示,短期理財基金可以分為7天、14~21天、30天、60天和60天以上的,12月12日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1853%、3.8873%、4.0600%、4.0505%、4.3980%。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短期理財基金短端的7天品種優勢較高,
除了做期限收益率對比外,還可以PK下銀行理財產品。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4%,不過1個月以下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8%,而1個月至3個月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9%,3個月至6個月期、6個月至12個月期、1年以上期平均收益率分別為5.33%、5.48%、5.68%。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短期理財產品中,7天、14天、21天品種并不具備優勢。此外,目前和微信等互聯網大佬合作的一些短期理財基金,往往收益率略有優勢,可以關注下。此外,低風險投資者可以選取分級債基A份額進行投資,替代短期理財基金。
不過,短期理財基金要注意申購贖回時間,以及配合自己資金安排,最好提前做好準備。
“變身”
按照需求選用
基金收益率優勢不大的背景下,規模不斷縮小,正因為如此,不少短期理財基金宣布轉型,投資者最好按照自己需求選擇。
目前多只短期理財基金宣布轉型。從目前來看,短期理財基金轉型有三類方案,第一類是短期理財基金改變運作周期,如華安基金將 “雙月鑫”改為“月安鑫”,運作周期縮短為一個月。在這一方案下,投資者可以比較下,經過轉型的短期基金收益率是否有所提升(和同類產品比)。因為改變“運作周期”實際上是給了投資者更多流動性,而提高收益率就性價比更高。如果沒有,可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品種。
第二類是短期理財基金轉型為一只貨幣基金,如萬家14天理財基金直接轉型成為一只貨幣基金,還有多家基金公司計劃將旗下短期理財基金轉型為貨幣基金。相對來說,如果轉型之后這一貨幣基金收益率有競爭力,而且可以T+0贖回的話,是一個較好的現金管理工具,對投資者來說也無需更多操作。
第三類是短期理財基金轉型為其他類型產品,這也分幾種情況,可轉型為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基金等。其實對于投資短期理財基金來說,進行的是低風險投資,若轉型為偏股型產品,投資者一定要思考下自己的資產配置情況,如果確實存在股票投資需求可以考慮繼續持有。這一轉型還有一個核心的考察點—轉型后基金經理的人選,無論是債券投資還是股票投資,所獲得收益多少都和基金經理能力有關,投資者最好選擇過往業績較好、投資風格適合目前市場環境的基金經理。


- 澳8名孩童遇害房屋或被拆除 狠心婦人受謀殺指控
- 外交部:在安哥拉被抓扣我公民多數已獲釋
- 烏茲別克斯坦議會立法院大選落下帷幕
- 烏克蘭總理用公款換座駕輪胎 議員斥其“該去騎驢”
- 越南專家:越南在中國的投資項目稀少


- 澳8名孩童遇害房屋或被拆除 狠心婦人受謀殺指控
- 外交部:在安哥拉被抓扣我公民多數已獲釋
- 烏茲別克斯坦議會立法院大選落下帷幕
- 烏克蘭總理用公款換座駕輪胎 議員斥其“該去騎驢”
- 越南專家:越南在中國的投資項目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