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21日電(王璟)全球經濟低迷陷入沒有起色的濃霧之時,歐洲股市突然爆發了。據路透倫敦1月20日消息,歐洲股市周二突然攀升至七年新高。當日,歐洲股市周二收盤上漲0.8%,泛歐斯托克600指數收漲0.8%,報355.96點,盤中曾觸及7年高點。
分析認為,目前歐股這次上漲,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數據優于預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2014年增長7.4%,為24年來最慢增速,略低于政府設定的7.5%的目標。但數據讓投資者長舒了口氣,他們之前曾擔憂中國經濟會更快速地放緩。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的經濟數據公布后,歐洲基本資源股指數跳漲2.3%,漲幅最大。另一個原因為,市場猜測歐洲央行將在本周的政策會議上宣布推出一項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計劃,以便為歐元區經濟增長提供支持。這次歐股爆發,可以說是QE來臨前的一次風暴。
歐洲經濟復蘇艱難,但股市有向好跡象
據媒體分析指出,回顧過去數年,歐洲在大部分時間均需面對多股重大的阻力——財政緊縮、私營企業減債及銀行體系資本不足等。但是,隨著政府的財赤已逐步改善,整體緊縮措施在2015年將不再顯著拖累經濟活動,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的。事實上,無論在歐元區抑或歐洲大陸,多個國家已宣布以不同的形式減稅,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芬蘭、挪威、法國、瑞士及丹麥。
分析指出,2014年夏天,繼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又陷入衰退之后,連歐元區里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也放慢了腳步,在2014年第二季度,德國經濟景氣指標ZEW(對德國經濟的健康調查)公布:自2013年第一季度起,便大幅下跌18.5,落到了8.6的低水平。這是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這一數據對進入2015年的德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兆頭。
而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其經濟也處于一個危險的境地,已陷入衰退的邊緣。在2014年上半年,法國的國內生產總產值增長為零,經濟基本處于停滯的狀態。此外,法國面臨不斷增長的赤字,以及創紀錄的高失業率。2014年法國的GDP和2013年一樣,只有可憐的0.4%。
但是,分析文章指出,在多項因素支持下,歐洲股市有向好的跡象。歐洲央行及銀行業監管當局正通過減低杠桿和增加資本主動應對銀行體系疲弱的問題。信貸需求已見改善。目前來看,歐元估值偏高為通脹帶來的下行壓力可望逆轉。歐元區的消費自2013年第二季以來已穩步回升,而事實上,隨著通脹下跌,消費者購買大額商品的意愿已日益增強,這與通縮的思維并不吻合。此外,歐洲央行備有大量政策工具可于有需要時使用,甚至可能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政策。
分析稱,多項正面趨勢可望日漸利好企業盈利,包括歐洲和海外經濟逐步回升、匯價阻力減退、商品成本下跌、債務成本下降,以及部分國家減稅,當前歐洲企業盈利改善的空間仍然龐大。
歐洲央行QE來臨前的風暴
據外媒報道,市場幾乎一致認為,歐洲央行將在本周四宣布買入主權債券的量化寬松項目,目的是提振歐元區經濟和扭轉通縮趨勢。
經濟學人智庫(The EIU)全球總編輯Robert Ward指出,圍繞歐洲央行該不該出臺QE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很久,其中一幕幕更是復雜如戲劇。終于,歐洲央行很可能在這個禮拜四宣布是否推行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計劃,我們期待能夠看到央行令人信服的舉措。
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的10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史蒂夫·巴羅(Steve Barrow)也認為,歐洲央行要讓通脹重回理想水平,唯一途徑是宣布足以促使歐元大幅貶值的量化寬松計劃。
此外,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在向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時稱,他也預計歐洲央行將宣布購買主權債券,并表示這一舉措“將向歐洲經濟提供重大的流動性,并創造出一種有利于經濟增長的運動”。
與此同時,法興銀行(GLE)策略師表示,預計歐洲央行將在周四推出一項涵蓋購買主權債券、機構債和公司債在內的計劃。該行指出,鑒于市場廣泛預期歐洲央行將推出一項重大的量化寬松計劃來抵御通縮風險和為陷入困境的歐元區經濟提供支持,因此如果該行所推計劃的規模令人感到失望,則將帶來風險。
也有分析人士持有相同的觀點,目前歐洲經濟徘徊在通縮邊緣。而由于德國的制肘,歐元區即使推出的話,力度也肯定有限。而如果國際油價跌勢持續,包括最大經濟體德國在內的最少10個歐洲國家均將陷入通縮。這樣看來2015年的歐洲經濟不會帶來特別的驚喜。
歐股提振背后的中國因素
盡管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好于市場此前預期,也對歐洲股市形成了支撐。周二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GDP增長速度為7.4%,略低于政府設定目標,即7.5%左右。
外媒報道認為,投資者原本擔心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形勢要更糟糕一些,因此市場對該 數據表示歡迎。KBC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策略師Ronny Claeys稱,中國經濟的增長放緩很有節制,這對市場來說是個正面信號。
KBC Asset Management的高級策略師Ronny Claeys表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速度看似非常緩慢,且節奏受控,這對市場有利。”
據外媒報道,歐洲股市本周開局上漲與中國股市形成鮮明對比,上證綜指大幅下挫7.7%,為逾6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中國證監會下令禁止三家大型券商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這引發了股市的下跌;融資交易是上海股市大幅攀升至65個月高點的一個重要因素。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盡管中國股市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但持續下跌的直接影響很小。
但他補充稱,這將對中國貨幣政策產生影響。“股市的驟然走勢將令貨幣政策制定者的工作復雜化,”他表示,“去年11月的降息助燃了股市的漲勢。此前對于繼續激發股市熱情的擔憂,可能讓政策制定者不愿出臺跟進措施。”“相應地,股市持續下跌,甚至股價企穩,將加大進一步降息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