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企投資希臘受阻 北京“不恐慌”
資料圖: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遠集裝箱3號碼頭一景。新華社記者劉詠秋攝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道 外媒稱,在希臘新政府宣布叫停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私有化計劃之后,希臘的一些經濟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府僅僅是在做姿態,同中國的合作不可避免。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3日報道,希臘《每日報》網絡版2月1日報道了有關事件的現狀,以及一些希臘觀察家發表的看法。
報道援引希臘分析人士的話說,新政府不可能把中國人趕出比雷埃夫斯港。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通過2008年簽署的一項35年特許經營權協議,在比雷埃夫斯港管理著兩個主要的集裝箱碼頭。
在上屆希臘政府的推動下,比雷埃夫斯港啟動了多數股權的出售程序,嘗試出售港口67%的股權,而中遠集團成為港口的重要潛在買家。
報道稱,出售上述股權的計劃是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400億歐元希臘金融救助方案的重要要求之一。
如果中遠集團能夠成功中標,將會全面控制比雷埃夫斯港,包括控制每年把大批旅游者送往希臘各個島嶼的旅客輪渡業務。
報道稱,就在希臘大選前幾天,當時的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還在競選中把比雷埃夫斯港作為成果展示,希望有關港口發展的計劃能夠幫助他的新民主黨再次執政。
薩馬拉斯當時在中國官員的簇擁下宣布啟動了中遠集團投資2.3億歐元的3號集裝箱碼頭建設工程。
但是,齊普拉斯所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在1月27日上臺當天就叫停了比雷埃夫斯港和比較小的塞薩洛尼基碼頭(Thessaloniki)的私有化計劃。
新政府表示,把港口管理權控制在政府手中是“重建國家生產設施的戰略行動”。
中國方面對希臘方面的決定明確地表達了不滿,形容“中方正在高度關注此事”。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還說,中國“敦促希政府維護包括中遠在內的在希中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相比之下,齊普拉斯政府在最初宣布叫停股權出售程序決定之后并沒有表現出非常明確的態度。
希臘新任輪值海運部長德里薩斯(Theodoris Dritsas)發表談話,提到了“修改同中遠集團達成的協議”,以及為未來同中國的合作“開拓前景”。
但是許多希臘分析人士認為,新政府僅僅是在做姿態,他們不可能把中國人趕出比雷埃夫斯港。
《每日報》援引海運專家希拉達基斯(George Xiradakis)的話說,中遠集團的投資是近年來希臘獲得的最大投資。從法律角度來看,他們不可能修改已經簽署的協議。
他還說,中遠集團的投資讓比雷埃夫斯港走出“沉悶”,重新確立了這個港口作為歐洲北南基本通道的地位。
《每日報》還援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海運專家的話說,“中國將仍然是享有優先地位的希臘合作伙伴。”
希臘前薩馬拉斯政府曾多次強調,自從希臘政府在2008年同中國簽署協議以來,比雷埃夫斯港的集裝箱貨運量增加了8倍。
(2015-02-03 08:2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