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黃金需求連降三年 印度超中國成最大消費國
【延伸閱讀】外媒:中印市場萎縮致全球黃金需求創五年來低點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道 外媒稱,世界黃金協會(WGC)12日表示,去年黃金需求創五年低位,金飾、金幣及金條的買氣未能跟上2013年的高水位,特別是消費大國中國。
據路透社2月12日報道,WGC投資董事總經理Marcus Grubb指出,黃金需求從2011年高峰以來的下跌趨勢料將在2015年扭轉。
Grubb稱:“以噸數而言,我們預期2015全年市場將在4100-4200噸之間。”
報道稱,2014年黃金需求下滑情況受到幾個因素限制,包括黃金基金出脫持倉速度減慢、官方需求上揚、以及印度金飾買盤回升。
根據WGC與湯森路透GFMS分析師共同編制資料顯示,去年全球黃金需求下跌4%,至3924噸,為2009年以來最低年度總量。
去年全球金飾需求下跌10%,中國金飾需求減少33%,至623.5噸。
整體黃金投資成長2%,由885噸增至905噸,主要由于黃金ETF賣出數量由上年的880噸減至159噸。
金幣及金條需求下滑40%,中國下滑50%,中東減少23%,土耳其及美國各減少46%及31%。
印度金幣金條需求亦跌50%,但金飾需求增加8%,至662噸紀錄的高位,主要因第四季節慶及婚禮相關需求強勁。
去年各央行黃金購買量增加16%,至477噸,抵銷消費者需求趨軟影響。
供應方面,金礦產量成長2%,至3114噸紀錄高位,黃金回收減至七年低點。整體供應變化不大。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2日報道,世界黃金協會12日表示,去年全球黃金需求下降,因為中國和印度這兩大重要市場的購買量減少。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和美元走強使黃金價格對于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而言更高。
中國和印度是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其整體需求大約占全球需求的一半。但去年兩國的黃金購買量急劇減少,印度購買量減少14%,至843噸;中國的購買量減少38%,至814噸。
報告顯示,在主要黃金消費經濟體中,只有英國和法國上年總需求上升,分別上升18%和16%。在英國,皇家鑄幣局最近首次鑄造面向公眾發售的金幣,這類舉措增大了持有黃金的流行度。
世界黃金協會市場情報負責人休伊特在接受采訪時稱,2007年之前,歐洲的金條和金幣市場基本是不存在的。他說,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人成了黃金的狂熱粉絲,現在歐洲的黃金消費量可與印度和中國比肩。
與此同時,各央行過去一年買入477噸黃金,較2013年增長17%。據世界黃金協會表示,俄羅斯央行買的最多,其次是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顯示出新興市場國家用傳統避險資產黃金作保值手段來防范經濟震蕩的需求并未消退。
不過,經過了動蕩的一年,烏克蘭2014賣出了近19噸央行黃金儲備,黃金儲備減少了44%。該國一直在東南部地區打擊俄羅斯支持的分裂分子。
2014年,包括金礦供應的、回收的、生產商用于對沖操作的黃金在內的黃金總供應量減少2%,至1091噸,上年為1113噸。不過,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金礦產量創紀錄水平,達3114噸,增長2%。預計2015年黃金產量將持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黃金。
(2015-02-12 17:10:16)


- 越南籍日企工人工資僅為中國工人二分之一
- 日本積極研發高準度癌癥檢查設備 檢查成本每次僅5元
- 日本發現失聯自衛隊直升機 機上3人已死亡
- 潘基文呼吁烏克蘭危機各方確保停火協議得到執行
- 巴黎恐襲女嫌犯接受采訪:抵達ISIS毫無困難


- 越南籍日企工人工資僅為中國工人二分之一
- 日本積極研發高準度癌癥檢查設備 檢查成本每次僅5元
- 日本發現失聯自衛隊直升機 機上3人已死亡
- 潘基文呼吁烏克蘭危機各方確保停火協議得到執行
- 巴黎恐襲女嫌犯接受采訪:抵達ISIS毫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