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27日電(信蓮)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了《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回顧與2015年展望》文章,文章中指出,2014年,發達經濟體經濟運行分化加劇,發展中經濟體增長放緩,世界經濟復蘇依舊艱難曲折。預計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可能好于上年,但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需認真應對。世界經濟仍處于危機后的修復期,發達國家去杠桿化力度繼續減弱,中國經濟外需有所回暖但程度有限。
文章中表示,2014年,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過程中,各國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沒有解決。如:結構調整遠未到位、人口老齡化加劇、新經濟增長點尚在孕育、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都制約著經濟發展。
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日本等國也將會繼續減弱其去杠桿力度。美國財政空間進一步拓展和家庭債務負擔減輕。2014年12月13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總額達1.1萬億美元的財政撥款預算法案,化解了政府關門的威脅,同時確保了多數聯邦機構2015年9月前的資金來源。2014年第三季度,美國家庭債務率降至9.9%,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為1980年以來最低水平。
同時,歐洲財政整頓力度減輕,壓力測試之后銀行融資能力趨于增強。
文章還表示,日本將延后提高消費稅并推行了新的財政刺激措施,將原定于2015年10月的增稅計劃推遲至2017年4月。2014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推行了總額為3.5萬億日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措施,以拉動經濟重回復蘇軌道。
全球經濟形勢會有所改善和全球貿易量增長將有所加快有利于我國擴大出口;另一方面,這種改善的程度有限,還存在全球貿易保護加劇、匯率波動擴大等不利因素,我國出口個位數增長可能成為新常態。
(編輯:田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