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人熱衷網購外國食品 電商躍躍欲試
【延伸閱讀】伊利升級海外研發系統 歐洲“食品硅谷”迎來首個中國研發中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荷蘭當地時間2月25日,伊利歐洲研發中心啟動儀式在瓦赫寧根大學舉行。圖為伊利集團與瓦赫寧根大學簽署協議。(新華網記者 周磊 攝)
新華網瓦赫寧根市(荷蘭)2月25日電 正月尚未結束,中國乳業就迎來了馬年的“開門紅”。荷蘭當地時間2月25日,中國乳業目前為止規格最高的海外研發中心在荷蘭正式成立——目前全球排名第12位的伊利集團宣布聯手歐洲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與歐洲“食品谷”15000多名研發人員一起,共同打造一個背靠荷蘭、面向歐洲的研發實體。這不僅是中國乳業與海外研發機構達成的最為重要的戰略合作之一,更是伊利繼去年新西蘭、美國、意大利三度投資后,再次向海外出手。
啟動儀式上,伊利集團向到場的上百位歐洲著名學府、研究機構的代表公布了研發中心2014年度的8個研究方向,中國駐荷蘭大使陳旭、荷蘭外商投資局局長Jeroen Nijland、荷蘭瓦赫寧根市市長Geert van Rumund、瓦赫寧根大學董事長Aalt Dijkhuizen、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等代表出席了揭牌儀式。
在啟動儀式的致辭中,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用“挑戰”兩個字概括了成立歐洲研發中心的原因。他表示,未來世界需要什么樣的乳制品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應對挑戰和抓住機會的過程中,歐洲將成為伊利全球研發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據伊利歐洲研發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多年與世界各地院所機構合作的基礎上,伊利希望與歐洲的聯系更緊密,也能夠更加平臺化。“我們不僅將與頂尖的研究機構展開合作,我們還將繼續承攬世界級的研究課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力邀全球專家加盟我們的研究團隊。”該負責人透露,該中心將首先在奶牛養殖、乳品研發和食品安全三大重點領域發力,“在這三個領域,歐洲研發中心將成為我們的‘智力引擎’。我們目前已經著手開展產品研發工作,研發成果預計會在不久后面市。”
據介紹,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發中心是歐洲生命科學領域的領軍科研機構,該校周邊聚集了大量國際頂級的食品科研院所,活躍著15000多名食品及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是全球食品及營養研究集群所在地,被稱為“食品硅谷”。中國乳企第一次在海外設立智庫就選擇里這里。對此,瓦赫寧根大學董事長Aalt Dijkhuizen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乳品消費市場,供應著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飲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瓦赫寧根大學很樂意通過與伊利的合作推動全球乳業的進步。
“在去年三次大規模的資源布局后,這次與瓦大的合作,說明伊利‘全球織網’的戰略已經逐漸將重心轉向了全球研發。”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對此評價:此舉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和人才,提升中國乳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中國乳企未來重要的戰略方向。
據悉,在伊利歐洲研發中心掛牌同期,主辦方還舉辦了中荷乳業高端研討會。中荷兩國專家就食品安全、產業一體化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學術研討。
(2014-02-25 19: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