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民進中央:需盡快規范我國石墨產業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5-03-10 15:24:36

中國日報網3月10日電(信蓮)正值2015兩會期間,由民進中央委員會提出的關于規范中國石墨產業發展的提案,再次讓中國石墨產業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曾有專家預言,20世紀是硅的世紀,21世紀是石墨的世紀。預言似乎并沒有食言,早在2010年,歐盟委員會就將石墨列為歐盟14種關鍵礦產之一。2013年“石墨烯”也曾入選歐盟“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

據了解,石墨屬稀有珍貴非金屬礦種,具有耐高溫、抗腐蝕、抗熱震、強度大、韌性好、自潤滑強度高、導電導熱等特有的物理化學性能,是國防軍工航天與現代化工業、高新尖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戰略資源。石墨新材料已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廣泛應用于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國防裝備制造等高技術領域。

然而,盡管天然石墨是中國的優勢礦物資源,儲量、產量、國際貿易量均居世界前位,但中國的石墨產業布局嚴重畸形的局面卻亟待改變。民進中央長期調研發現,長期以來國內石墨產業礦產資源資料落后,生產品級劃分不嚴,浪費嚴重,基本上處于采選和初加工階段,技術嚴重落后,產品絕大部分為普通中高炭礦產品。值得注意的是,日、美等發達國家將天然石墨作為戰略資源,卻利用中國的廉價原料,深加工成能夠在電子、能源、環保、國防等領域應用的先進石墨材料,以極高的價格占領國際市場并返銷中國。

民進中央指出,中國的石墨產業發展存在三大問題如下:

石墨資源開采落后是寶貴戰略資源的巨大浪費

據了解,在自然條件下,由于形成條件的差異,鱗片石墨的尺寸存在差異,不同礦床、不同的成礦部位,石墨的鱗片大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它們的加工處理方式和應用領域也就不同。但是目前國內石墨資源的找礦評價工作還是十年前的資料,近10年沒有開展石墨資源區域找礦工作。且長期以來,對石墨礦資源的評價總體粗略,對不同特征的石墨礦石工藝學研究缺乏,石墨選礦回收率低,大鱗片石墨產率低。沒有查清不同鱗片尺寸的石墨資源分布狀態,也沒有針對不同尺寸大小的鱗片石墨發展出不同的深加工方法。資源特征不清,加工方法單一,結果造成加工過程中大尺寸鱗片石墨得不到有效保護,小尺寸鱗片石墨得不到有效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利用實際上是寶貴戰略資源的巨大浪費。

中國石墨出口量過于輕率,成為世界隨意索取的優質石墨庫

根據國土資源部統計資料,截止2012年底,中國晶質石墨(鱗片石墨)礦儲量為2000萬噸。在10幾個國家開采石墨礦產中,中國、印度和巴西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的石墨生產國,占全球總產量的90%。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天然石墨生產國,從2011年到2013年,每年年產約為80萬噸,但由于國內天然石墨行業長期存在的無序的開采與發展,使其粗加工產品一直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不少資金并不充裕的小企業,通過大量出口初級產品以緩解經營壓力。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天然石墨產品的最大出口國。隨著石墨資源的隨意外銷,使得中國優質鱗片石墨資源基地面臨著枯竭。與中國對石墨資源過度開采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石墨深加工產品技術上領先的發達國家,則對天然石墨實行“以購代采”的戰略,并且進行技術封鎖。韓國封存本國的資源不開采,趁中國產品低價競銷之機大量進口,日本每年從中國進口大量石墨沉入海底作戰略儲備,美國對本國的石墨資源進行了立法保護。

中國石墨產品進出口結構不合理

據悉,中國生產的天然石墨產品中,絕大部分是最初級的加工產品。這些初級加工產品,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而產能過剩又壓制了價格。伴隨初級產品出口為主,中國石墨的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和生產則明顯缺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純微細石墨的用途越來越廣。普通的高碳石墨產品已不能滿足原子能,核工業的飛速發展急需大量的高純石墨。據2011年不完全統計,中國高純石墨年需求量約為20萬噸左右。國外以其技術優勢在高純石墨方面占據領先地位,并在石墨高技術產品方面對中國進行禁運。目前中國高純石墨技術只能勉強達到純度99.95%,而99.99%乃至以上的純度只能全部依賴進口。2011年,中國天然石墨產量達到約80萬噸,均價約為4000元/噸,產值約為32億元。目前,進口99.99%以上高純石墨的價格超過20萬元/噸。其進出口由于技術壁壘導致的價差非常驚人。

中國石墨生產加工及進出口現狀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不乏有多位專家和分析人士紛紛表示中國石墨產業的發展必須先解決開采不規范、進出口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和現狀。沈毅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中國須加快整治石墨開采亂象、限制石墨出口、并且加大石墨高附加值的研發力度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加快整治中國石墨開采亂象,提高資源利用率

民進中央調查發現,中國目前約有近千家石墨企業,長期以來,中國石墨行業存在產業布局不合理、生產集中度低等諸多問題,從而使國內石墨行業陷入技術裝備落后,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窘境,甚至出現亂采濫挖、采富棄貧、非法開采等現象,這不僅造成行業整體競爭力不足,而且浪費了有限的寶貴資源。最多20年,國內已探明的優質晶質石墨資源就將消耗殆盡。屆時,中國將從國外高價進口石墨,由石墨大國變成石墨貧國。建立高效、有序地對石墨進行保護性開采,才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一方面加強對優質石墨資源勘查開發的有效監管;另一方面提升行業集中度,提高國家對優質資源的掌控力度,增強中國在石墨產業鏈的話語權。

限制石墨出口,加強石墨資源戰略性儲備

天然石墨以其獨特性和稀缺性,已成為工業化國家必爭戰略資源。石墨對于現代新概念工業發展的意義,比稀土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多發達國家如德國、法國、美國、瑞士、日本等都擁有本國的石墨資源,但考慮到其重要性、稀缺性以及開采的環境成本,都把本國的石墨資源作為戰略資源進行儲備,不去開采。例如日本是中國最大的石墨市場,每年日本的石墨進口量就占中國總出口量的32.6%,并將大量進口的石墨礦沉入海底;韓國則封存了自己的石墨礦山,每年的進口量占中國總出口量的14.3%,是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石墨進口國;美國本身不設石墨礦,每年的進口量約占中國總出口量的10.5%。石墨尤其是高品質大鱗片石墨,畢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中國又是最大石墨消費國,不能等到寶貴資源流失殆盡才去考慮限制。建議中國應對石墨資源進行必要的戰略儲備,包括石墨產品儲備、產能儲備和優質礦產地儲備。嚴格控制初級產品的出口,這不僅可以平抑石墨價格的大幅波動,而且可以進一步提升石墨資源的戰略性應用,增強對國際市場的掌控能力。

加大國家石墨研發力度,力爭由石墨資源出口大國轉型為石墨技術出口大國

對于中國石墨行業而言,技術進步是其發展的重心和關鍵。許多國家,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不斷致力于提高技術水平來開發石墨新產品和新用途,甚至由于多年積累,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態勢。例如氟化石墨主要由美、日、俄生產;膨脹石墨主要由美、日、德、法等國壟斷;其中高純膨脹石墨只有日本生產。中國目前并沒有掌握石墨深加工技術核心,這也是導致中國石墨資源“低進高出”、國外“以購代采”的狀態長期存在。因此制定高標準的石墨企業準入門檻,強化高附加、高技術石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設一批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形成強大的石墨開發應用技術創新體系和自主的技術與人才培育體系。提高石墨業科技和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快轉變石墨企業由粗放式的以量取勝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力培育和壯大石墨乳、石墨電極、石墨烯等現代產品主體。完善石墨產品流通市場體系,做國內高端石墨產品國內外的展示展銷,拓展對外流通市場渠道。加大石墨產品換代金融扶持力度,深入實施好引進相關人才技術孵化工程。建立健全石墨行業新標準化體系和石墨產品分級和進出口監管體系。

民進中央指出,隨著石墨資源戰略意義的不斷提升,為了改善中國石墨行業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企業、政府、行業和科研院所要加強協作,凝聚力量,統籌規劃,高效合理利用中國稀缺性的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