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10日電(涂恬)負面消息不斷、屢屢身處“風口浪尖”之上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簡稱“巴西石油”)近日又一次爆出新聞。據媒體報道,該公司日前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簽訂了一份價值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的融資合同,以緩解其遇到的困境。
深陷困境、不得不向中國借錢“救急”的行為,引發了人們對巴西石油這家公司的關注。身為巴西國內最大的石油企業、同時也是拉美地區最重要國有石油公司的巴西石油,緣何淪落到了如此境地?在分析人士看來,一代能源巨擘如今的微勢,或許是由諸多原因共同導致的。
國際油價低迷,巴西石油盈利江河日下
首先就是當前油價持續低迷造成的不景氣。資料顯示,去年以來,國際油價已一路下跌并“腰斬”至50美元左右,這一因素導致多家國際石油巨頭開始裁員并大幅削減開支計劃。而在大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身為拉美地區重要油企的巴西石油自然也不能幸免。媒體相關報道稱,油價暴跌已經令巴西石油的股價持續下挫,公司的盈利自然也大打折扣。
過去幾個月內,全球原油價格暴跌至數年來的最低水平,跌幅超過了25%。歐洲和中國的經濟放緩使石油需求受到不小打擊,美國和利比亞的原油產量不斷攀升,因此全球石油出現了供應過剩的勢態。分析師表示,這兩大趨勢在未來數月不太可能發生改變,因此原油價格走低的現狀可能會持續整個2015年。
對于許多主要石油生產國,油價下跌意味著經濟破產。委內瑞拉、伊朗和尼日利亞、巴西等國的主要收入來自石油,與此同時它們還需努力償付外債、平衡并資助公共預算以及穩定本國貨幣。
貪腐案牽連,巴西石油淪為本國經濟噩夢
刨除大環境的影響,對于巴西石油而言,另一個重磅的不利因素或許就是始于2014年3月的貪腐丑聞。
據悉,自2014年11月以來,受貪腐案的影響,巴西石油公司內部已先后有40余人被捕。今年2月4日,包括巴西石油CEO在內的6名高管辭職。他們面臨多項指控,包括與政客及承包商合謀,從項目、業務中牟取數十億美元私利等。當地媒體報道稱,巴西石油貪腐案的涉案金額已經高達40億美元,為“巴西歷史上最大的貪腐案”。此外,今年3月初,瑞士檢察機關還凍結了巴西石油大約4億美元資金,并開啟對該公司貪腐丑聞的新一輪調查。
盈利下滑、資金遭凍結對于巴西石油的財務狀況而言自然不會是什么好消息,事實也的確如此,媒體報道稱,巴西石油目前已經是全球負債最高的大型石油公司,累計債務高達1350億美元。而迫于財務的壓力,該公司此前已被迫將22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削減了160億美元,并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變賣137億美元資產。此外,由于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大幅貶值,今年公司負債狀況進一步惡化。
對于巴西石油如此不佳的經營狀況,國際評級機構當然不會熟視無睹。2月24日,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就曾將巴西石油的信用評級從“投資級”下調至“投機級”(垃圾級),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降級將導致巴西石油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變得極為艱難。
一代能源巨擘巴西石油淪落至如斯窘境,也讓許多人對其給本國經濟可能帶來的沖擊產生擔憂。“巴西石油公司已經淪為該國經濟的噩夢”,接二連三的負面消息影響下,有媒體不禁對這家公司的淪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路在何方:巴西石油未來怎么辦?
如果說向中國借錢能夠解巴西石油眼下的“燃眉之急”,那么這家深陷困境的公司未來應該怎么辦,則是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在分析人士看來,盡快擺脫巨額債務,無疑是巴西石油走出困境的必經之路,而要想擺脫巨額債務,加速融資、增加現金流則是比較明智而現實的選擇。
部分觀點也認為,在國際評級機構普遍不看好巴西石油的背景下,這家公司未來或不排除擴大與中國合作的可能。
“中國認為現在是投資巴西的好時機。中國相信巴西和巴西石油面臨的問題是暫時的,并且是可戰勝的。我們在西方那里見到的過度悲觀在中國看不到。”在此前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巴西中國工商會主席Charles Tang曾這樣表示。
“出手援助巴西石油,或許也將推動中國石化與裝備制造業‘走出去’,進軍拉美市場。”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