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催化下,清明節后港股行情火爆。港股一時間成了估值洼地,H股之所以會取得超額收益,是基于AH股、主要是大盤藍籌股走勢基本是一致的,其反映了中國的宏觀周期和盈利周期,從這個方面來說它是相同的。
首先,“改革牛市”是本輪行情的一個重要邏輯。上海、深圳、香港這三地資本市場是一個完整的棋盤。
其次,年初以來滬、深股市節節攀升,反映A股對在香港地區上市的同股同權的中國公司溢價的恒生AH股溢價指數到達135以上。
再次,從歷史上來看,香港和A股有六次大的偏離,溢價指數超過15%這樣的一個標準,這六次都是以H股的補漲來結束的。
最后,深港通推出可期。在滬港通有關措施不斷優化之時,預計最快10月滬、深、港股市將實現全面互聯互通。
香港聯合交易所在2014年底有掛牌上市企業超過1500家、市值總額近25萬億港元,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僅落后于紐約、東京。同時,香港股市也是全球最開放的證券交易平臺,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可以自由進行交易,而香港也確實集中了眾多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偏好,但同樣精明的投資者。可以說,香港股市相對內地而言,更成熟、也更透明。而港股最吸引內地資金之處則是香港股市(包括恒生指數)擁有眾多內地投資者耳熟能詳的中資企業。長期來看港股將進入“北水南調”新時代。
作者:李笑棠,國際金融理財師,《中國日報》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