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成戛納電影節引擎:好萊塢該來中國了
【延伸閱讀】英媒析好萊塢電影新趨勢:中國成主角 妖魔化美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014年6月23日,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4》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場面豪華。(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道外媒稱,在誕生后的100年間,好萊塢一直都在為美國人拍電影,海外觀眾不過是附屬角色。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17日報道,但現在,好萊塢正在將目光轉向有可能在下個世紀主導世界的超級大國。業內人士說,不久之后,好萊塢也許就會主要為中國人拍電影了。
制片人布雷特·拉特納說:“中國市場將非常龐大,未來一部電影在美國是否賣座都將無關緊要。”
拉特納與澳大利亞億萬富翁詹姆斯·帕克共同成立了拉特帕克娛樂公司,該公司將投資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計劃在未來4年中拍攝的75部電影。拉特納最新投資的電影包括獲得7項奧斯卡獎的影片《地心引力》,但他還計劃投資一些華語電影。
拉特納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美國電影故事中的主角。他說,這已經發生了。
今年夏天,《變形金剛:絕跡重生》成為第一部中國票房收入超過美國票房收入的好萊塢大片。影片中,在大批巨型機器人入侵香港后,是中國政府前去救援。有傳言說,中國女演員李冰冰將在下一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擔任女主角。
這些都凸顯出中國觀眾日益強大的實力。
然而,對作為美國“軟實力”放映機的好萊塢來說,向中國傾斜意味著什么?
報道援引南加州大學的政治學教授斯坦利·羅森的話表示,中國每年花費巨額資金來提升其海外聲譽,不僅邀請外國記者參加宴會,還雇用華人記者寫政府能夠接受的報道。
報道稱,但在國際上,中國仍未廣受尊崇。相比之下,盡管美國政府未在“軟實力”上投入多少資金,但美國仍備受傾慕。羅森說,美國沒必要這樣做,因為好萊塢所呈現的美國已頗具吸引力。好萊塢準備用來吸引中國的一種方式就是將美國妖魔化。今年夏天上映的《美國隊長2》收獲約7.14億美元票房收入——其中僅有大約三分之一來自美國。影片中,華盛頓被一個納粹集團控制。
(2014-11-18 07:25:00)


- 從高科技到小商品 “中國制造”風靡拉美
- 圖解中巴雙邊貿易發展情況
- 哥大遭性侵女學生抬床墊領畢業證 抗議學校處理不當
- 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聯合演習開幕
- 走訪巴西的中國商品市場 當地顧客:經常來此淘貨


- 從高科技到小商品 “中國制造”風靡拉美
- 圖解中巴雙邊貿易發展情況
- 哥大遭性侵女學生抬床墊領畢業證 抗議學校處理不當
- 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聯合演習開幕
- 走訪巴西的中國商品市場 當地顧客:經常來此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