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28日電(信蓮)據BWChinese中文網7月28日報道,昨日中國股市大跌,這是繼上次下跌以來第二次比較大的一次下跌,然而股市的下跌并非“百害無利”,從企業、市場以及股民自身來講,股價的下跌中也許正蘊藏新的投資機會。
(一)股市下跌的風險。
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股市下跌,上市公司股票資產縮水,散戶投資者有損失,股民們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刻股價下跌工資就沒了。下跌總不是什么好消息,從昨天到今天,悉尼晨報、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均是關于股價下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的文章說,中國股市下跌,美國、歐洲的一些公司股價下跌,悉尼晨報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敦促寬松。
雅虎財經一篇文章說,中國股市下跌,也可能是有些投資者缺少信心而減持了持股。也有一些投資者等待下一次機會。
(二)下跌中蘊藏的機會。
1、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雖然投資者均不愿意看到股價下跌,但股價下跌中也許正蘊藏新的投資機會。
從企業角度分析,過去一些年來,中國傳統企業不斷追加投資,增加出口,去年以來,出口與投資驅動或許正向著消費驅動與創新生產力方向轉換,股票價格波動,也或許正式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好機會。
企業的利潤等于收入減去成本,增加利潤,就努力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如何增加收入呢?
從出口轉向內需與消費,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化,對企業生產產品也提出更高要求,根據消費者需求多元化生產與個性化服務,而不再是過去一味地增加生產資料投資,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效率。
黃金價格達到五年來新低,而黃金股票近兩年上漲,市場對企業要求有新方向。股價下跌,投資者首先保持冷靜、淡定,下跌也許正云藏新機會。
2、消費者需求更加理性。
歐洲時報文章稱,中國消費者更加理性,對于奢侈品需求減少,這也讓許多海外奢侈品商家不得不調整價格。
節儉消費正成為一種很好的趨勢,去年以來,高端奢侈品、高端餐飲店等銷售量減少,而基于居民大眾的消費品更加受到歡迎。消費者更加理性購物,這也讓市場有了一些變化。
從股票市場角度,波動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波動也許正是釋放金融風險,增加股票市場那抵御外部風險能力。
3、中國市場抵御外部風險能力增強。
美聯儲耶倫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數據向好,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加息,這也是美國金融危機后,美聯儲首次利率正常化。
同時,美元走強。耶倫希望通過美元升值提高美國人消費支出。為什么呢?
美聯儲維持低利率為促進美國企業增加投資,從數據分析,美國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回購而促股價上漲,美國富人因持有金融資產而更富了。
但根據大西洋月刊文章,美國人富人并未增加消費,美國中產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來償還按揭貸款,消費也并未增長。
全球最具消費潛力的市場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力。
股市價格下跌,給準備好資金投資者帶來新買入機會,賣掉那些風險更大的股票,收回現金,新的公司涌現,購買新股,賣掉負債率較大的企業股票,買進低成本創新有潛力公司的股票。投資者重新思考,再次前行。
改變過去一些投資想法,仔細觀察宏觀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行業結構有哪些不同,市場有哪些改變,投資者倒掉杯子里剩下的茶水,倒入新白開水,扔掉舊的茶葉,用新鮮茶葉。股市下跌,也或許正是新的機會就要來到。
股票市場波動也或許釋放掉市場中的風險,股市才可能更長久地更健康地發展。股票市場波動也或表明,中國市場抵御外部風險能力增強。
股票上漲不過于樂觀,股票下跌不過于悲觀,股市波動也許市場正蘊藏了新機會,等著投資者發現與買進持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