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9日電(記者 刁云嬌) 12月8日,《2015年中國乘用車使用狀況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汽車銷量和保有量第一大國,但是,中國汽車行業盈利點和行業競爭點已經發生巨大轉變,由整車銷售向汽車后市場過渡。
自2012年始,隨著車輛“脫保”以及消費者對消費質量的需求提高,汽車維修、更換零配件乃至翻新美容等汽車后市場產業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逐步成為利潤增長點的來源。同時,國家關于防治大氣污染的政策實施,也將為國內汽車后市場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但是,汽車后市場整體質量不高、服務水平較低、市場集中度不高等也成為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汽車后市場將逐漸成為產業競爭的焦點
在發達國家市場,汽車銷售的利潤約占整個汽車行業利潤的20%,零部件工業利潤約占20%,其他60%的利潤都在服務領域產生。換言之,汽車后市場的利潤是整車銷售利潤的三倍。
對比發達國家市場,中國汽車產業鏈目前利潤分配并不合理,上游零部件生產和整車制造還是利潤的核心,汽車后市場的發展相對緩慢,隨著后市場逐步開放,汽車后市場逐步成為利潤增長點的來源。
20世紀80年代,中國國內汽車后市場規模不大,服務對象以公務車為主。到了20世紀90年代,汽配城、汽配一條街開始興起,最早一批下海者進入這個領域。2000年后,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汽配行業迅速發展擴大,推動整個行業規模擴大,出現地域性強勢的汽車后市場。
從2009年開始,私家車保有量呈現爆發式增長,連續三年新車整車銷售全球第一。外資品牌開始進入國內市場,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汽車企業開始脫離汽配城專向獨立經營。
目前,中國乘用車平均車齡為3.3年,而超過3年車齡的乘用車質量問題激增。因此,汽車后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自2012年始,隨著車輛“脫保”以及消費者對消費質量的需求提高,汽車維修、更換零配件乃至翻新美容等汽車后市場產業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逐步成為利潤增長點的來源。數據顯示,北京地區二手車銷售已經超過新車。同時,國家關于防治大氣污染的政策實施,也將為國內汽車后市場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據業內人士指出,汽車后市場整體質量不高、服務水平較低、市場集中度不高等也成為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汽車后市場逐步向“互聯網+”邁進
截至2014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64億輛,如何緩解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成為城市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實現車車互聯(V2V)、車人互聯(V2M)、車路互聯(V2R)甚至汽車與互聯網的連接(V2I),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
《白皮書》稱,“產業+互聯網”模式將是未來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方向。同時,汽車后市場正在由后臺走向前臺。傳統市場正在快速向綜合型超大型市場轉型升級。汽車營銷及后市場積極開拓汽車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的合作越來越廣泛深入。
例如,“互聯網+二手車”模式緩解了產業鏈前端車源痛點,同時電商平臺打開后端銷路。基于大數據的二手車價值評估,極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建立信任紐帶,規范二手車市場。
《白皮書》基于對元征科技、慧動創想海量的基礎數據,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補充數據,通過對6 億移動終端、1500 萬份各類車輛診斷相關報告、12 萬維修技師人群用戶、10萬臺互聯網維修設備進行分析得出。
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包括汽車養護、汽車保險、汽車維修及配件、二手車及汽車租賃等。
(編輯: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