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英國的階層體系非常簡單。
它經常是被諷刺的對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60年代的弗羅斯特報告草圖——實質上將其分為上層、中層和下層。
然而,五十年后,英國廣播公司和專業學者稱這已經過時,現在分成七個社會群體。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發布的英國社會階層調查稱占6%比例的精英階層居首位,他們擁有存款超過14萬英鎊(136.4776萬人民幣),社會接觸面廣泛并接受頂尖大學教育。
位居底層的是“朝不保夕”族,他們的’標志是“缺乏任何明顯數額的的經濟、文化或社會資本”,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邁克·薩維奇(Mike Savage)稱。
財富:這個群體的平均年齡為46歲,大多位居管理層或傳統職業,主要來自中產階級。
例如,你是一個貨車司機,每周收入低于160英鎊(約1571.12元人民幣),不喜歡爵士,你肯定是朝不保夕族。
另一種情況,如果你的年收入超過89000英鎊(約87.39萬人民幣),你擁有充足的私人養老金,而且和律師、牙醫一同參加晚宴,那你屬于精英。
依據英國廣播公司公布的《英國社會階層大調查》,新的社會階層試圖從聽的音樂、和誰來往、使用社交網絡的可能性決定自己的階層。
超過16萬人參加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起的投票。
新階層:只有6%的人群屬于科技中產階級。這一群體傾向于和自己相似的人群交往,并且享受高雅文化,喜歡住在郊區。
中產階級:新的富裕工人很年輕,在財富上位居中層。這個群體中很多人大多居住在中部和西北部原先的制造區。
正在下降:傳統工人階層所占比例相對預期大幅下降,其中最大平均年齡為66歲。
經濟上不穩定:19%的英國人被列入緊急服務人員,大多數年輕,儲蓄和房產的得分低,但樂于享受新興的文化和社交活動。
新認定的階層包括科技中產階層,其中包括飛行員、放射科醫師和社會研究者,和新的富裕工人。后者與他們的父輩工人們不同,接受了(新的)大學教育,其中許多人從事銷售行業。
呼叫中心人員和廚師也被歸入“緊急服務人員”群體,他們主要是擁有穩定工作、精通流行樂、體育和社交網絡的年輕人。
朝不保夕族——這個詞由“危險的、不確定的”和“馬克思主義術語無產階級”衍生而來,占比例接近六分之一人口。
調查稱他們收入微薄,沒有儲蓄,租房居住,在所以的社會階層中擁有最少的文化利益,最為貧困。
調查稱,朝不保夕族高度集中于特倫特河畔斯托克城。
一位專業學者制作了新的草圖。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迪瓦恩(Fiona Devine)稱它用一個更精細、微妙的圖片展現了現代社會階層。
她補充說:“正是中間階層讓這變得有趣。在傳統的工人階層和傳統的中產階級間有一個更為模糊的區域。”
但是作者和社會評論員 吉爾·柯比(Jill Kirby)都說:“這個調查讓社會學家忙碌,但它使用的英國廣播公司資源很可疑。它確實顯示出社會(成員)分類不易操作。
“但是它也顯示出大量的社會流動性—相比50年前的工人階層,(即使是)朝不保夕族也更容易逃避。”
在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理事會和(來自)六所大學的教授們幫助下,英國廣播公司獲得這些數據,并按照1980年代法國哲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學說,認為階層分類取決于文化、品味、你交往的人和你從事的工作。
報告稱:“我們能夠辨別一個與眾不同的精英,他們純粹的經濟優勢使他們有別于其他階層”。
事實是這個精英群體也顯示出最特殊的背景,也是對英國社會上層強調社會優勢的重要解釋。
它還稱不到十分之四的人被列入傳統工人或中產階級的一部分。
從1966年開始發布的弗羅斯特報告草圖拿英國階級體系開玩笑但因其簡單性受到稱贊。
最具代表性的是羅尼·巴克(Ronnie Barker)告訴高大的約翰·克里斯(John Cleese)“我尊重他是因為他是上流人士”,然后他對矮小的羅尼·考拜特(Ronnie Corbett)說:“但是我看不起他,因為他是下層人士。而我是中產階級。”
點擊此處或是下拉頁面進入測試。
專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邁克·薩維奇(左邊)和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迪瓦恩(右邊)共同進行此項研究。
(譯者 FNU陳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