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19日電(信蓮)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做出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決定后,全球央行反應不一,多數央行選擇上調利率或按兵不動。
報道稱,美聯儲周三宣布,上調基準利率目標區(qū)間25個基點,至0.25%-0.5%,并表示將視美國經濟的改善情況逐步調整利率。
圍繞美聯儲上調利率和美國經濟加快增長的預期在過去一年推高了美元,給那些在低利率時期借入大量美元資金的新興市場企業(yè)造成沖擊。美元走強意味著償還這些貸款的成本變得更高。
在美聯儲宣布加息后,一些央行出于保持本幣競爭力的考慮立即上調了本國利率。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巴林都緊隨美聯儲上調了利率。
鑒于墨西哥比索今年大幅下跌,為避免進一步貶值,墨西哥央行周四也做出了2008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決定。雖然墨西哥通脹率位于歷史低位,經濟增長也相對緩慢,但墨西哥央行仍將隔夜利率上調了25個基點至3.25%。多數分析師認為,在美聯儲收緊政策后,墨西哥央行加息在所難免。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Governing Council)委員諾沃特尼(Ewald Nowotny)周四稱,歐洲央行不一定會立即采取應對行動。諾沃特尼稱,美聯儲的決定并不出人意料,符合歐洲央行上次會議上做出的預期。歐洲央行在上次會議上擴大了量化寬松規(guī)模。
與此同時,挪威、印尼和菲律賓央行在周四的政策會議上決定維持利率不變。
印尼央行理事Juda Agung稱,現在判斷美聯儲加息對印尼金融市場及經濟的影響為時尚早。但他暗示,印尼央行在1月份會議上可能會依據經濟數據的表現通過降息或其他手段放松貨幣立場。
另一個東南亞國家越南則下調了當地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周五生效。越南央行將個人美元存款利率從0.25%下調至0%,試圖降低個人持有美元的意愿。
幾個月來,圍繞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亞洲市場引起震蕩,投資者擔心借貸成本升高。美國高收益資產的前景也吸引投資者避開高風險資產,導致新興市場資本外流。
對成熟經濟體而言,美聯儲加息標志著美國與采取擴張性政策的歐元區(qū)、英國及中國央行之間新一輪政策分化的開始。
雖然英國央行官員幾個月來一直暗示,將基準利率從0.5%的歷史低點上調的時機已慢慢臨近,但實際上,英國距離加息還有一段距離。英國經濟第三季度略有放緩,薪資增速和通脹率持續(xù)疲弱。
相比之下,歐洲央行最近幾個月一直在下調基準利率,試圖支撐疲軟的經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