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22日海口電 12月22日上午,“一帶一路”中國伊朗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會議由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國浩律師事務所和清華房地產總裁商會共同主辦。此次會議是繼今年4月份“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戰略研討會成功召開之后,在海口舉辦的第二次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對接的戰略研討會。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等部委有關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國家認監委等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中交集團、中電科技、上海外經集團、上海電氣集團、康緣藥業集團、浪潮集團、晶科電力、天紫環保投資公司、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萬貝科技發展集團等知名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外方代表包括來自伊朗的政府官員、伊朗駐華官員、中伊雙方商會負責人、以及伊朗知名企業家。此次會議還有包括德國、柬埔寨、哈薩克斯坦等國的政府官員和專家與會,與中伊雙方參會嘉賓共同探討和推進“一帶一路”的合作發展。
中國伊朗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博士出席會議并主持開幕式。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國國家發改委張麗娜司長、伊朗駐華使館商務參贊賽義德?阿哈扎代(Seyed Aghazadeh)、伊朗中國聯合商會主席阿索多拉?阿斯加羅拉迪(Asadollah Asgaroladi)、中國伊朗商會會長(北京)哈桑?塔瓦納(Hassan Tavana)、中國商務部五礦化工商會會長陳鋒、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亞洲經濟合作項目主任施泰格(Juergen Steiger),以及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在開幕式上致辭。
趙白鴿博士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伊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也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之一。伊朗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和中繼站。2015年2月15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愿積極響應中方“一帶一路”建設倡議,與中方拓展基礎設施、能源、產能、農業、旅游等領域合作。2015年4月23日,習近平主席會見魯哈尼時強調,要以“一帶一路”為主線,以互聯互通和產業合作為支點,推動雙方務實互利合作向寬領域發展。中伊兩國合作源遠流長,雙方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IT技術、醫藥、制造業等領域都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她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中國自己一家的戰略,而是要把中國的發展和沿線國家的發展對接,打造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造福沿線各國人民。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中伊兩國應充分挖掘雙方在能源領域互補優勢,緊緊圍繞“五通目標”,重點推動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擴大產業合作,優先推進能源和金融對接,開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從而務實推進“一帶一路”中伊合作的進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博士主持開幕式
遲福林院長在致辭中重點就中伊雙方的能源合作提出建議。他指出,能源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一帶一路”的很多沿線國家都是世界能源儲備或消耗大國。希望雙方能以能源合作為契機,為兩國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針對當前中伊能源發展的合作現狀,他提出可以通過建立“一帶一路”沿線能源經濟合作圈,建立穩定和可持續的能源戰略合作關系;同時,構建“一帶一路”能源共同儲備機制,加強雙邊能源安全合作,深入推進“一帶一路”能源技術合作進程,構建“一帶一路”能源治理的新機制。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致辭
國家發改委張麗娜司長在致辭中指出,一帶一路是中國在世界經濟與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倡議,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為此,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全面闡述了一帶一路的主張和內涵。今年以來,中國和伊朗兩國領導人兩度會晤,并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為兩國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自古以來,伊朗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貿易集散地,至今伊朗仍是聯系亞歐大陸的重要陸上和海上貿易通道。未來,無論是在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建設中,伊朗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雙方一定能夠探索出適合中國和伊朗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方向,開啟雙方乃至多方合作共贏的新里程。
中國國家發改委張麗娜司長致辭
伊朗駐華使館商務參贊賽義德?阿哈扎代(Seyed Aghazadeh)表示,中伊兩國是友好國家,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和天然的聯系,伊朗對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完全贊同。當前,伊朗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制造業方面合作機遇巨大,希望可以加快兩國合作的進程。此外,期待加強兩國政府間對話和民間對話,從而為經濟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賽義德表示,中伊合作未來仍有很大的開拓空間,需要進一步開展工作,希望通過此次中伊發展合作研討會,協助雙方找到合適的對接領域,落實合作成果。
伊朗駐華使館商務參贊賽義德?阿哈扎代致辭
伊朗中國聯合商會主席阿索多拉?阿斯加羅拉迪(Asadollah Asgaroladi)向與會企業和專家介紹了中伊商會的歷史。他表示,伊朗將中國視為重要戰略、經貿和能源合作伙伴。在伊朗發展艱難的時刻,中國給予了大力的幫助。伊朗不會忘記中國的支持,伊朗未來的發展機會將永遠向中方敞開。2014年,中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520億美元,同比增長31.5%。2015年4月3日,伊朗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國,雙方圍繞“一帶一路”合作正向深處發展。希望中伊貿易能夠在未來有更大的增長。中伊雙方有各自的優勢,在石油、礦產、設備,先進制造業方面合作空間巨大。他表示,未來希望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尋找務實有效的對接機制,進一步開拓兩國經貿合作空間。
伊朗中國聯合商會主席阿索多拉?阿斯加羅拉迪致辭
中國伊朗商會會長(北京)哈桑?塔瓦納表示,中伊兩國最近幾年在經濟的合作進入了嶄新的階段,伊朗和中國一直保持著最高水平的合作。中國已經成為伊朗的最大貿易合作伙伴,伊朗和中國雙方發展關系和開展新一輪合作正面臨新的機遇。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和東亞核心國家,有能力在一路一帶地區性和國際性重大事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希望兩國在新形勢下,能制定有效合作機制,消除貨幣兌換障礙,加強兩國專家的合作交往,為兩國貿易創造良好的環境。
中國伊朗商會會長(北京)哈桑?塔瓦納致辭
中國商務部五礦化工商會會長陳鋒在發言中介紹,五礦商會目前已與伊朗石化協會、隸屬于伊朗商務部的貿易促進組織和伊朗保障基金會等機構建立了廣泛的關系,并與相關的一些機構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未來合作機遇巨大。針對當前中伊發展現狀,他提出了一些建議,包括擴大貿易規模,改善貿易結構;調整優化政策措施,營造更加合理健康的合作關系等。他也表示,中國制造的價值越來越被世界所認可,希望伊方能進一步密切和中國企業的合作,推動雙方的務實合作。
中國商務部五礦化工商會會長陳鋒致辭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亞洲經濟合作項目主任施泰格向大家介紹了GIZ的情況,他表示,“一路一帶”對于歐洲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德國是最重要的歐盟國家,德國對發展新的絲綢之路也非常關注。希望未來中伊合作包括一帶一路的合作過程中,能夠統籌規劃,開展跨區域的合作,帶動沿線各國的發展。GIZ在此過程中也會提供全力支持。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亞洲經濟合作項目主任施泰格致辭
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呂紅兵介紹了國浩律師事務所的情況。他表示,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共商的語言是法律,共建的基石是法律,共享的保障是法律,共贏的預期也是法律。法律不光護航一帶一路,而且還要領航一帶一路。目前,在中國已經有28萬名職業律師,有2.5萬家的律師事務所,已形成了一批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團隊,大家都應該義不容辭做好國家戰略在法律層面的體現,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進程。
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呂紅兵致辭
參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在開幕式后的提問環節展開交流,現場討論熱烈。他們紛紛表示,中國與伊朗經濟合作空間十分巨大,期待通過此次研討會的召開,發掘兩國合作機遇,探討合作模式,從而為進一步推動中伊兩國的經貿合作和智庫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未來三天的會期里,與會者將就“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伊兩國的合作展望、重點領域、關鍵項目、合作計劃進行深入而具體的討論。研討會分為六個專題論壇,分別針對“國際環境的影響與新時期的機遇”、“伊朗發展與中伊合作環境”、“伊朗發展的需求和合作”、“投融資”、“中伊合作的實施”等議題展開。會議將探討“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中伊合作機會和挑戰,研究兩國合作的政治經濟環境與趨勢,探索圍繞重點項目的合作模式和推進策略,總結分享中國企業在伊朗建設投資的經驗等。
通過此次中國伊朗國際研討會的召開,將闡釋中伊雙方合作建設的宗旨、原則、目標和推進建議;將啟動和對接一大批合作項目,推動成果轉化和兩國務實合作;將致力于搭建中伊雙方在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友好交流,建設合作廣泛、可持續的對話協商平臺,從而持久服務中伊兩國的經濟合作乃至“一帶一路”的建設需求。
與會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