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21日電(涂恬)近日,多家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了中國央行計劃未來發行數字貨幣的消息,引發外界熱議。有不少觀點認為,在傳統紙幣發行、流通成本日益高企的時代背景下,數字貨幣在中國的流通或將成為大勢所趨。
美國CNBC網站1月21日援引路透社的消息稱,本周三,中國央行有關負責人已就未來發行數字貨幣公開進行了表態,并透露了中國央行計劃通過發行數字貨幣實現降低貨幣流通成本、提升對貨幣供給控制力的決心。
眾多國內媒體也報道稱,在周三(20日)當天舉辦的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上,國內外數字貨幣研究專家就透露,人民銀行自2014年起成立了專門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關鍵技術、流通環境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數字貨幣的推出究竟有什么好處?媒體援引央行有關負責人的表態稱,數字貨幣的發行,可以有效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實現;還有助于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數字貨幣的流通究竟有沒有先例?據路透社報道,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最家喻戶曉的一種數字貨幣正是比特幣。而比特幣與任何一種傳統貨幣不同,它不是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依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生產比特幣的過程,就是業內俗稱的“挖礦”。在過去幾年,由于缺乏監管,比特幣在多國大范圍內流行,也一度引發了許多人對于該種貨幣被用于洗錢等用途的擔憂。
正因如此,中國央行方面也強調了在數字貨幣的發行與研究方面建立有效保障組織機制的重要性。據稱,在本周三的研討會上,央行有關負責人就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團隊要建立更為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進一步明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做好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