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接受《中國日報》記者專訪實錄

作者:付敬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6-01-29 15:52:31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接受《中國日報》記者專訪實錄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閱讀《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網1月29日電(記者 付敬)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國力不斷強大、充分融入國際社會并逐步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的進程中,現年67歲的金立群無疑是一個歷史性人物。繼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10月提出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倡議后,他是重要的踐行者和操盤手。而伴隨著亞投行今年1月初正式“開業”,出任行長的金立群將如何經營這個由中國主導的新型發展銀行,也就成為了外界關心的重點。

在日前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中國日報》記者有幸對金立群先生進行了一次專訪。專訪過程中,圍繞亞投行籌備、運營、管理以及中國經濟等各類外界關心的話題,金立群進行了一一解答,以下為本次采訪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非常高興金行長能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訪。

金立群:你們報社已故的黎星記者早先對我有一些采訪和交往。她太拼命,英年早逝,很是可惜。我認為保持旺盛的精力,休息和睡覺時非常重要的。我基本是早上6點起床,7點上班,晚上7點回家,飯后去公園走路1個小時,然后再看材料,12點睡覺,保證休息。我出差到賓館后,結束工作,第一件事情就是睡覺,基本也不打開電視。

中國日報:那您管理時間很有效。

金立群:你想,所有的關于亞投行政策文件我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看,并且我都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當然我們有專家去準備這些文件,但準備好后我都要看的;同時我也會自己回郵件,我不像一些人甩手不管。這不是說我喜歡事無巨細都管, 這是因為在開始的時候,所有的政策你不了解清楚,你怎么知道方向?一旦建立好了,交給責任人去處理、去辦,這就好了。

中國日報:在亞投行的籌備過程中,都有哪些重要環節?

金立群:首先提出概念,然后再去將概念具體化。最后實現的完全與最初的想法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點是必須的,必須比原來的想法好,在落實想法的過程中不斷地去修正。

中國日報:那如何實現這樣的節奏?

金立群:這里面有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你如何掌握談判的進程,如果掌握不好,別人可能不來,或者可能連原先計劃來的也不來了。如果掌握得好,可能能夠吸引很多國家參與。在兩年多的談判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備忘錄,其次是章程,再次就是政策文件,政策文件里的“環境和社會框架”就是最重要的保障政策。這些在設計時都考慮了。整個過程你怎么掌控,你不能降低條件。我們必須掌握好節奏。

中國日報:這些想法是我們自己的愿望?

金立群:這既是我們的框架設計,也是發展中國的想法。發展中國家為什么支持你?他們希望有新的MDB(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 多邊發展銀行)。人家需要更加有效的反應迅速的銀行。這個就是他們的期望。這有可能會引起發達國家擔心你降低標準。

這個銀行你要干什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顧名思義,亞洲國家在一起弄弄不就完了嗎?但我們必須知道,現在的發展金融機構,沒有哪一家就只是在本地區組織參與和運行;都歡迎域外國家參與。在一開始我們就明確,這是一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但我們對外開放。因此,開放、透明、包容,這才能體現多變性。

我們有國開行,進出口銀行,為什么要做亞投行?原因很簡單,這些是中國的銀行,而亞投行是中國主導的多邊銀行。

中國日報:是啊,我們為什么要主導?

金立群:你為什么要做這個銀行?中國到一定發展階段,必須要考慮怎么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這種貢獻可以通過多邊化的方式來實現。建立一個銀行,能夠調動域內域外的國家一起參與,這很重要。當時,我們設計了幾個個原則,就是一定是發展銀行,一定是多邊金融機構,一定是由中國主導但要反應最新的治理架構。

用我們的話說,亞投行是具有二十一世紀治理構架的新型發展銀行,具有包容性,任何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參加。 這個目的實現了。亞投行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習主席提出的多邊性、公開、包容透明的構想來實施的。

中國日報:習主席第一次提出是什么時間?

金立群:習主席第一次提出是2013年10月份在雅加達時提出倡議,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 在談判過程中,我們需要與50多個國家談章程,而這50多個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經濟發展背景,因此很有挑戰。

中國日報:您全程參加了與57個國家的談判?

金立群:我沒有全程參與57個國家的談判。最開始,我們22個國家簽署備忘錄。2014年10月22日后,我們就開始準備章程,這是在備忘錄基礎上的深化。去年3月份,章程差不多了。在3月31日,英國進來了,很快創始會員國變成57個了。

我們當時就給他們講,我們章程已經談到這個程度,你們進來可以,我們歡迎,但不能把章程推倒重來,不要影響我們的進程。他們看了備忘錄, 再通過與我們的交談,對中國發起的亞投行有信心了,表示要參加。

我們給他們講,你們接受我們的章程草案嗎?你可以提出意見修改,但不能推倒重來。他們都同意。我們原計劃5月份結束章程談判。但時間比較緊,覺得讓他們直接“按指印”,不是太好。于是我們在4月份增加一次會議,讓他們發表意見。

中國日報:足顯中國誠意。

金立群:是的,這是充分的誠意,反響很好,我們有傾聽的愿望。他們發表了意見。我給你講,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驚喜,因為他們沒有想到, 中國主導的銀行如此開放和大度。

中國日報:那從治理上講,如何實現中國主導?

金立群:開始的時候,中國說可以中國最高出資50%,他們都很緊張。我們一再解釋,開始國家少的情況下,我們出資50%;以后國家多,中國的股本就降下來。但媒體就只說前面一句話。后來57個國家進來,按照GDP計算,我們只有30%的股權了。而且還不是這個問題,為了照顧小國,我們還設計了無股本投票權。這占整個股份的15%。這是不要錢的。無股本投票權將大國的投票權降低了,而小國家,如果過了1.5%的股本線,那么就有1.6%或者1.7%的投票權。這就讓小國家有更多的發言權。我們中國的股份30.03%, 而投票權只有26.06%.

中國日報:那我們是否有一票否決權?

金立群:在二戰后布雷頓森林體剛系開始成立的時候,美國是將近25%的投票權。如果有新的國家進來,美國的投票權就會降低。美國允許新的國家進來,但前提條件是修改章程,將特別多數投票提高。所以美國的股份從21%降低到資20%的時候,特別多數投票就會提高到81%。而美國的投票權降低到19%的時候,特別多數投票就是82%。目前美國的股份是16.6%, 而特別多數投票就是85%。所以每次提高特別多數投票, 美國才會讓你進來,這樣才不影響美國實施一票否決權。

我們這個機構,我們是26.06%的投票權,我們有實際的的否決權。這個否決權是中國的經濟總量造成的,不是我們制造和追求的否決權。一旦有新的國家加入,我們不會提高特別多數投票,這由三分之二的成員國和四分支三的投票權構成。這個特別多數投票原則就是75%,不會增加到76%,80%。也就是說,中國慢慢就沒有否決權了。

中國日報:我們為什么有這樣的底氣?

金立群:這就是在新的國際條件下,你就應該這樣做,對國際社會表達你的誠意。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要與大家合作,大家支持的你為什么反對?大家都反對的,你為什么堅持?那么是否有可能,一個很好的事情,大家一開始不理解,不支持, 那么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的任務,就是要做工作,讓別人慢慢來理解。

所以,管理團隊的任務就是既然理事會和董事會定好這個政策,那么我們就來落實。在形成政策的過程中,肯定有不同的聲音,那么必須民主協商,不要強行通過。所以,中國如何于國際上的其他成員來相處,這很重要。我認為亞投行從開始那么多疑慮, 到后來大家都支持,這是逐步的一個中國建立信譽的過程, 中國與其他國家增加互相信任的過程。成立只是萬歷唱針長征走完第一步,我們關鍵是要實施所有的政策。所以我提出Lean,Clean,and Green(編者注:簡單、清潔、綠色)的原則。這引起廣泛共鳴。

中國日報:您能進一步講講這些原則?

金立群:lean(簡單)就是要將繁文縟節消除,減少官僚制度。我們不應該設立人浮于事的位置。我們必須要百分之百的干凈廉潔, 就是必須作出表率。有人懷疑我們能否做到?我說我保證能做到。舉例說,我在90年代開始管理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項目,我們財政部管理的項目大概有500億美金。我的司里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人出事。這是為什么?就是靠制度、靠執行。我當司長,我嚴格執行,別人就不會有動作。你要是搞點什么,別人就會仿效。

所以我們有例子證明我們可以做到。關鍵是你有沒有決心來執行。我認為,這個銀行如果在這點上做不好,這個銀行就是失敗的。

中國日報:您在治理構架上能保證亞投行不出現腐敗嗎?

金立群:在制度上我們設置了專門管理合規、盡職和效率的部門,這個部門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實現對管理層的監督。 我們還有“professional and ethic integrity department”,也就是中文所說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如何讓其發揮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能讓其監督一把手。我提出,一旦行長任命了,不能隨意免掉。如果不隨意免掉,他就能管你。

中國日報:世界銀行、亞投行在許多國家都設立分支辦公室,您打算成立嗎?

金立群:亞投行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許多私營部門的經驗來提高效率。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在許多國家都有分支機構, 管這個國家的項目,養了許多人。但是總部也有權利管理項目,這就造成重復。我們沒有。我們按照業務線,如能源,公路,鐵路等委派專家,我們專家可以做完一個國家之后再做另外一個國家,他們是全職聘用。但不一定建立國家辦公室。這個國家不一定每年都有項目。但并不排除等將來項目多了在某個地區設立一個中心或者設立一個聯絡辦公室。

中國日報:那你們是否做經濟預測等反映機構研究能力的預測報告?

金立群:至少我們在最初不想花太多的財力去做這些東西。做研究你無法與他們競爭,這不是很好的高效利用資源。但是我們可以做點有特色的東西,如我們研究行業的趨勢,我們研究基礎設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基礎設施建設都有那些經驗等等。我們不重復別人的研究。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中國日報:現在貸款申請情況如何?

金立群:一般的發展中國家都可以申請。大家很踴躍。我們正在梳理。從成本控制上,我們不可能請各種各樣的專家。我們現在先決定我們優先支持的項目,比如說我們現在有能源輸送,有公路,有鐵路,有水務。我們剛開始人員要集中,逐步逐步來擴展。

中國日報: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轉型?

金立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擔憂,尤其是股市大動蕩的背景之下。但我認為中國的基本面沒有問題。現在是轉型期,經濟高速增長很難轉換?,F在經濟速度下來后,對于轉型是機遇。我認為不要過度反應中國經濟。股市與實體經濟關系不那么緊密。股市從監管和投資者方面都有改進的余地。我認為,中國股市是新事物,股市不成熟,監管不成熟,投資者也不成熟。大家都要加強學習,慢慢來,不要慌張。

外界對中國的看法,也并不盡是都悲觀。許多人還是很認可我的觀點。我認為,只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場在改革中決定性作用的改革導向,只要堅持這一條,中國經濟不會壞到哪兒去。這樣的系統的改革政策的落實,不可能很快發生。但我認為只要堅定地堅持改革方向,中國經濟不會出問題。

中國日報:許多人認為2015年非常糟糕。

金立群:歷史上比2015年糟糕的年份多的是。只是我們現在看歷史不會疼。為什么說2015年糟糕,因為你生在其中,你可能感受到了減少工資或者失業。對過去的事情,你沒有切膚感受。所以,你說2015年糟糕。再說,2015年不是所有地方都糟糕。中國就很不錯。中國未來的發展,經濟發展速度不在于快,而在于穩定。這么大的經濟體,即使是以3-4-5%的速度發展十年,二十年,這也是相當可觀的。經濟發展關鍵在于穩定,避免大起大落。

中國日報:我還想再問問,您管理時間為什么那么高效?

金立群:我認為每人每天24小時,你再努力也只能比別人多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個禮拜多出一個半天,一個月多出幾天,一年、十年以來,時間就多出來許多。有人問我,你那么忙, 還寫出幾百萬字的書,怎么做到的?我說,時間就是這么來的。我年輕的時候,我坐下來肯定在寫東西。你要是打開電視,看看這,看看那,兩小時很快沒有了。打開電視,看完新聞, 看完拉倒。時間就是這么來的。你就是要像“擠檸檬”一樣,狠狠地擠,狠狠地擠。我每天早上7點到辦公室,晚上7點鐘回家,我每天晚飯到家傍邊公園散步一小時,回來再看東西,12點睡覺,6點起來,生活很有規律。

中國日報:您的愛好是什么?

愛好就是看書,聽音樂。我看書,你很難琢磨我怎么看,每周最重要的報紙你肯定要看,《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紐約客》,你一定要瀏覽,我一周還要看3-4本法語的雜志。我主要讀英文和法文的東西。除此之外,我讀點其他的東西。中文的我還是讀點古典和歷史的書籍,還有文學書籍。《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我一直在看。還有經典的筆記,我都讀。其他國家的我讀英文和法文的評論。我有時候還讀十七、十八世紀小說。有的時候很有意思,看一本書,因為有了人生閱歷,年輕的時候和現在看感覺不一樣。

(編輯: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