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2月24日電 /美通社/ -- 為體現中國鄉村春節習俗文化內涵,增強中華文化的向心力與影響力,向世界傳播中國鄉村的傳統年俗文化,促進中外鄉村文化交流與合作。中華網、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愿者協會(RCRA)、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于2016年2月18至22日(正月十一至正月十五)于陜西省旬陽縣龍頭村舉辦了“老外鄉村過大年”活動。
陜西省旬陽縣龍頭村地理位置獨特,北進三秦,南通鄂西,西達川府,東接荊襄,使其形成了東西融匯,南北兼蓄的獨特地域文化。來自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土耳其外籍李愛達、伊朗語外籍馬西亞爾·古提、孟加拉外籍多希德、印度外籍阿尼爾在活動期間,與龍頭村與村民一起玩皮影、鬧社火,感受民間鼓唱樂、刺繡、手工藝制作等非遺文化,并與村民同吃住,成為了這個小山村里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下面讓我們跟隨照片,回顧這次老外的中國鄉愁之旅。
在龍頭村落腳的第三天便是正月十三,村里有著玩社火的傳統民俗。社火規模一般都是幾十人,包括鑼鼓手,舞獅,舞龍、采蓮船、貝殼、竹馬子、豬、大頭和尚戲柳翠(八仙)等。村民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老外嘉賓們當然也不甘落后,親身上陣操練一把,人稱:“海外社火四劍客”。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告別龍頭村,“老外鄉村過大年"一行人來到蜀河古鎮,體驗了一把原汁原味的元宵節,燒獅子、跑旱船構成了古鎮極具特色的地域社火文化,鄉民們走街串巷,一片熱鬧景象。
為期5天的老外鄉村過大年活動于22日傍晚圓滿落下帷幕。所有嘉賓帶著最質樸的鄉情,如同帶著對鄉親們的承諾與使命,踏上了歸程。而此處的歸程,必將是更多鄉村發展與保護活動的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