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2日電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將分別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開幕。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國日報中文網利用新媒體平臺將廣大網友們最關心的兩會熱點話題做了投票調查。
調查數據表明,民生問題是百姓最為關心的熱點。調查顯示,食品安全、醫療改革、房地產調控、教育改革以及就業創業關注度靠前;而供給側改革、簡政放權、個稅改革、國企改革等話題關注度均衡。那么,關于這些熱點話題,你都了解多少呢?
1.供給側改革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到“供給側改革”, 他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2016年1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個發展戰略重點。
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將這項改革形容為“十三五”時期的一個發展戰略重點……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線圖”日漸清晰。2016年供給側改革將如何深入推進,在本次調查中受到公眾普遍關注。
2.扶貧脫貧
“十三五”規劃關于“共享”發展理念、“共同富裕”、“獲得感”的明晰表述,凸顯了中央力補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的決心。實施精準扶貧、5年脫貧7000萬的緊迫目標,讓人們對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充滿期待。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到2020年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既定目標,也是我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莊嚴承諾。
從層層立下“軍令狀”到22個中西部省區市考核扶貧成效,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精準扶貧還有哪些障礙?哪些政策需要改進完善?代表委員將帶來大量一線情況與真知灼見。
3.食品安全
“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這是習近平主席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2015年,新修訂食品安全法重拳出擊,“食品不合格賠償保底千元”等條款的出臺,體現出黨中央對人民健康問題高度重視。
4.改革攻堅戰
簡政放權、土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國企改革、教育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涉及15大領域、33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鋪展開來,讓老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奮斗未有窮期。目前,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每一項深水區的改革措施都是在“動奶酪”“破藩籬”,都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
5.房地產調控
首付降至20%,契稅減半、營業稅減免,房地產去庫存的戰役已經打響。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本輪房地產政策主要是為了去庫存,緩解房地產市場壓力,對經濟有一定的托底作用,將對全年的穩增長產生積極意義。今年兩會期間,除了房地產去庫存,與之相關的人口戶籍、公積金等方面的政策預計也將成為討論熱點。(綜合新華網等報道。)
(編輯:田阿萌 刁云嬌 富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