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全文)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6-06-08 09:09:44

三、氣候變化和能源合作

40、承諾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實施:基于2016年3月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重申雙方致力于共同努力,并與其他締約方一道推動《巴黎協定》全面實施,包括通過有關的工作計劃。雙方決定通過強化政策對話保持并加強關于國際氣候談判有關問題的定期高級別對話。中美繼續鼓勵《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他締約方各自采取參加協定的國內步驟,以使《巴黎協定》盡早生效。

41、氣候變化工作組:祝賀氣候變化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在前三年取得的進展,工作組是促進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建設性對話與合作的一個持久的、多年的框架。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聯合主席發布了記錄工作組最新進展和各領域未來目標的年度報告,包括工作組九個行動倡議正在進行的工作,定期舉行強化國內政策對話,以及在氫氟碳化物方面開展的對話合作。雙方歡迎通過建立新的“電力系統倡議”進一步拓展工作組工作,該倡議包括已有的智能電網領域的合作和在電力消費、需求和競爭領域開展的新合作。各倡議和對話全年保持接觸,下一次工作組年度會間會計劃于2017年初在中國舉行。

42、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下就氫氟碳化物(HFCs)達成積極成果:承諾共同并與《蒙特利爾議定書》其他締約方一道,今年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下達成符合“迪拜路徑規劃”的全面、有力度的氫氟碳化物修正案。上述承諾基于雙方在近期雙邊談判會議、2015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會議和2016年4月日內瓦不限名額工作組會議期間開展的密切合作。雙方還強調國內減少氫氟碳化物使用和排放的重要性。中方計劃到2020年底前繼續對HCFC-22生產設施的HFC-23副產品實施管控,并開始制定減少主動使用氫氟碳化物的政策。美方在2015年完成了禁止某些特定用途高全球升溫潛勢氫氟碳化物的法規,據估算這一規定2025年可避免5400萬噸到64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氫氟碳化物排放;擴大了氣候友好型替代品認證清單;在2016年4月對進一步限制使用某些氫氟碳化物提出建議。

43、加強國際民航組織下的合作:支持作為應對國際航空二氧化碳排放的一攬子措施之一,今年10月在國際民航組織形成大會決議以反映全球市場機制措施。與雙方此前對解決全球氣候變化有關問題的貢獻一致,兩國在幫助就未決問題形成共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雙方決定共同并與國際民航組織其他成員國一道努力在今年達成積極成果。

44、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載重汽車和其他汽車:在中美繼續推進各自國內重大政策和規劃進展的同時,雙方一如既往地保持在載重汽車和其他汽車倡議下三個子領域的密切合作。在尾氣排放和油品質量標準方面,中國將發布輕型和載重汽車國六標準草案的時間提前至2016年年中,并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中國同時計劃加強重型車輛的合規項目。在燃油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方面,雙方決定于2016年秋季舉辦政策制定者、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參加的經驗分享研討會,討論重型車輛的排放和油耗標準。在綠色貨運方面,中方與美方合作舉辦了2015年綠色貨運行動倡議年度會議,聚焦綠色貨主這一具體行動。中方計劃2016年末舉辦下一屆年會,包括綠色貨運企業培訓、貨主——承運人合作研討會和一個綠色貨運技術研討會。在通過“零排放競賽”(R2ZE)項目鼓勵地方政府部署零排放公交車方面,雙方已在2016年中美交通論壇上正式啟動了R2ZE項目以及零排放競賽官網(https://www.transportation.gov/R2ZE)以推廣項目、吸引更多參與者,并發布零排放公交車相關新聞。雙方在2016年6月的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上共同舉辦了零排放公交車分論壇,并決定結合2017年中美交通論壇舉辦“零排放競賽”會議。最后,中美決定共同并與其它國家一道努力,通過今年的G20峰會確保在提高載重汽車油品質量、能效和排放表現方面取得強有力成果。

45、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智能電網:延續多年來在四個試點項目中開展的智能電網技術示范和評估方面的合作,于2015年11月中國智能電網技術反向貿易代表團訪問期間,完成了超過40專家日的技術支持交流。雙方還于2015年10月在北京舉辦研討會,參會者報告了示范項目成果,包括:(1)加州爾灣對不同電路的配電電壓控制節能和(2)中國天津生態城開發終端用戶能源管理系統的高級功能、多省能源協作和管控、以及大數據監控平臺。此外,2015年10月效益評估小組發布了第一版中美智能電網效益分析和評價白皮書。結果顯示關鍵智能電網技術的預計成本收益率在3-7之間。雙方決定最遲在2016年12月發布最終版智能電網效益分析白皮書。下一步,中美決定加強在智能電網和其他技術上的合作,并決定將中美氣候工作組——智能電網倡議更名為電力系統倡議。工作組框架下的下一階段合作將聚焦測試智能電網設備、裝置和系統,使之符合兩國各自國家測試機構要求的國家/產業/企業標準。

46、清潔高效和有保障的電力生產和運輸:決定通過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在可能的時候,舉行智能電網領域的研討會,開展智能電網技術應用試點項目,開展人員交流和培訓,評估中美智能電網商品和服務情況。雙方鼓勵地方政府在項目落地、舉辦國際交流會和開展智能電網發展合作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同時,中美雙方決定在中方電價機制市場化過程中加強合作,爭取每年安排互訪,就具體議題定期舉行視頻會議,例如輸配電價,在中國組織開展輸配電價監管和管理方面的培訓,進一步交流雙方在電價管理方面的政策、經驗和改革方案等。

47、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簡稱CCUS):通過六對CCUS示范項目持續推動進展并分享經驗。在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下,技術交流會、實地考察、研究人員交流等合作活動持續開展。目前,項目最顯著的成果包括延長石油宣布每年100萬噸二氧化碳的提高石油采收率/封存項目,該項目在2015年9月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已獲認可;以及廣東近海二氧化碳項目詳細工程設計的持續進展。雙方于2015年11月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研討會,并于2016年6月在中國西安舉辦第三次研討會。

48、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建筑和工業能效:承諾繼續推進合同能源管理(EPC)倡議,加大節能改造力度。2015年10月于美國華盛頓召開的中美能效論壇上,雙方評選出北京、天津和深圳的三個試點項目,各項目均由中美共同開發。項目年節能率約25%-51%,節能投資達到上百萬美元規模。2016年中美能效論壇將于中國召開,雙方計劃評估試點取得的經驗,繼續在技術和政策問題上開展合作并確定新的試點項目。中美雙方將與國際能效合作伙伴關系(IPEEC)有關成員國一道,遴選和發布“雙十佳”最佳節能技術和最佳節能實踐清單。中美雙方將繼續合作,開展本國“雙十佳”節能技術和實踐清單的遴選工作。

49、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溫室氣體(GHG)數據收集和管理:繼續就溫室氣體報告方法學、數據核查和電子登記簿開發在中國開展成功的能力建設活動。為進一步支持此倡議,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美國環保局制定了新的聯合實施計劃,在該計劃項下雙方于2015年秋季成功舉辦石油和天然氣的甲烷排放聯合研討會,在2016年3月啟動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溫室氣體測量、報告和核查(MRV)試點,2016年4月又舉行了兩次能力建設活動,一是報告軟件開發的設計會議,二是電力行業溫室氣體MRV研討會。雙方計劃在2016年舉行更多活動,包括7月再舉行一次報告軟件開發會議,以及主要關于甲烷的能力建設研討會。

50、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氣候變化和森林:為減少排放并加強森林在固碳方面的積極作用,中美加強了就氣候變化和森林相關問題的合作。雙方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氣候變化談判項下的林業相關問題舉行了政策對話,促使2015年12月在巴黎舉行的第21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積極成果。雙方還在2015年9月在北京成功舉辦了關于林業溫室氣體測量、監測和報告技術合作的研討會,技術專家和來自兩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以及來自民間團體和學術界的代表都參與其中。本次初步討論后,兩國專家于2016年5月在華盛頓舉行了一次研討會,主要討論溫室氣體清單、林業清單和監管的機制和技術問題。2015年10月,中美各自選定兩個試點,以供政策制定者和相關從業人員深入研究林業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協同的政策和實踐,這項工作將以2016年秋季在中國舉辦研討會為開端。2016年4月,雙方在上海舉辦了關于森林、氣候、融資和投資的研討會,與會人員包括兩國政府、私營部門和民間團體代表。雙方將繼續在商品、森林和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推動開展工作。

51、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鍋爐效率和燃料轉換:2015年10月,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美國國務院發布了政策實施路線圖,并在寧波和西安兩個試點城市繼續識別和推廣工業鍋爐能效解決方案。2016年1月,兩國組織美國鍋爐技術供應商和融資機構代表赴試點城市調研,與對改造或淘汰小型鍋爐感興趣的政府官員進行交流。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提議開展示范項目,綜合運用多種降低污染、提高效率和提升燃燒效率的美國技術。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制定這類試點示范項目的相關細節,以供2017年初的工作組會議討論。為加強試點城市的實施計劃,雙方計劃識別鍋爐改造機會,開發鍋爐效率和社區級應用的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分享鍋爐運行監管經驗,并組織中國的利益相關方赴美調研。

52、工業鍋爐能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美國能源部支持兩國工業鍋爐行業組織、技術研發中心以及制造企業進行交流。雙方鼓勵美方企業和研發機構與中方聯合設立研發中心,開展工業鍋爐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并共同組織中國工業鍋爐用戶企業赴美進行節能環保培訓。

53、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中美歡迎在省州市層面不斷擴大氣候合作。2015年9月,首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在洛杉磯舉行,29個省州市縣簽署了第一份中美氣候領導宣言,包括中國省市發起的率先達峰倡議和美國州、郡、市提出的中長期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第二屆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于2016年6月在北京舉行,17個美國州、郡、市和49個中國省市參加會議。兩國的這66個省州市郡簽署了中美氣候領導宣言,包括參加率先達峰倡議的中國省市增加,美國州、郡、市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行動。本屆峰會有超過1000人參加,舉辦了討論低碳和氣候適應型發展議題的17個分論壇。兩屆峰會上,州、市、企業、研究機構、民間團體簽署了幾十項諒解備忘錄、合作安排和合作協議。下一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計劃于2017年在美國波士頓舉行。

54、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電力消費、需求與競爭:為解決風能和太陽能不穩定性給電網和當地電力消費帶來的挑戰,在氣候變化工作組電力系統合作倡議下啟動了新的合作——電力消費、需求和競爭,并于2016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召開第一次會議。雙方分享了各自優化電力系統以支持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制度創新和政策行動。雙方決定最遲于2016年秋季共同制定相關工作的實施計劃;在2016年秋季組織在中國選定試點項目的調研,包括整合風能和太陽能供當地消納的項目;并計劃在2017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再舉行一系列會議和視頻會議。

55、綠色港口和船舶合作:啟動了在中美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和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框架下的聯合倡議——綠色港口和船舶倡議(GPVI)。在中國環保部與美國環保局牽頭和中國交通運輸部參與下,綠色港口和船舶倡議工作組通過了工作方案,確定了工作優先領域和活動內容,并期望在減少大氣污染物和黑碳排放方面取得成效,實現氣候協同效應。雙方將于2016年在中國和美國分別召開一次能力建設技術研討會,重點就港口和船舶大氣污染物及黑碳排放清單制定方法的示范試點項目,排污控制政策、法規、實踐和技術,以及排放控制區方案設計、實施及執行開展討論。這些活動也是響應中國新的港口和船舶排污控制要求,推進珠三角、長三角和渤海部分地區排放控制區的實施。

56、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認識到雙方都致力于延續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CERC)卓有成效的工作,雙方決定今年7月舉辦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第八次指導委員會會議。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和美國能源部部長莫尼茲計劃共同主持會議。雙方決定繼續加強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的產學研聯盟合作,推進清潔煤、清潔汽車、建筑節能、能源與水四個優先領域的合作,并籌備在中型和重型卡車能效新領域的合作。

57、可再生能源伙伴關系:決定繼續在可再生能源伙伴關系(USCREP)框架下開展合作。USCREP為雙方在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發電、風電利用、生產和并網等領域的研究和商業伙伴提供了加強政策和實踐合作的平臺。USCREP決定繼續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設備檢測方法和性能對比研究。雙方正在合作開展中美可再生能源并網技術要求與標準對比研究,從而減少棄風棄光和其他并網問題。正在開展的工作還包括在檢測認證工作組下開發統一的光伏組件質量評價標準,該工作組有來自中國產業界59家機構的156個成員參加,包括技術供應商、研究機構、高校、測試和認證機構等。在USCREP框架下組織召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論壇將匯聚150多位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代表,就政策、市場前景和商業機遇等問題進行探討。中國計劃在2017年主辦第五屆中美可再生能源論壇。

58、戰略石油儲備:在2014年簽署的《戰略石油儲備合作諒解備忘錄》框架下,舉行了多次雙邊會議、技術研討和實地考察。中國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將繼續這方面的努力。為了加強在全球石油市場分析和相應的應急準備等戰略石油儲備政策方面的坦誠對話,中美兩國計劃派遣高級代表參加相關活動。中國致力于在雙邊論壇中更加頻繁地發布更完整、可靠和詳細的能源數據信息,包括戰略石油儲備信息。

59、能源安全:認識到雙方在保證全球能源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和責任,同時認識到運用國內和國際能源政策以可持續的方式滿足需求和保證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性。雙方決定通過有針對性的討論來加強合作和增進對話,議題包括國內國際能源市場的透明和順暢運行、多元化能源供應、應急響應、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的可持續和高效利用。

60、民用核能研發:在中國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建立的雙邊民用核能合作行動計劃框架下,決定繼續在先進反應堆和燃料循環技術領域開展合作。第八次聯合行動計劃技術工作組會議于2015年10月在中國舉行。下一次行動計劃會議計劃于2016年9月在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舉行。中美還決定在中國科學院與美國能源部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框架下繼續開展核能科技合作,在兩國科學家、實驗室、研究機構和大學之間促進先進核能概念方面的合作。第三屆中國科學院——美國能源部核能科技執行委員會會議于2016年5月在上海召開。

61、核安全合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與美國核管會繼續開展核安全合作,在AP1000核反應堆開發方面保持監管和技術交流。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和美國核管會的監督員在中國AP1000核電廠現場開展了監督交流,對美國AP1000供貨商進行了聯合監督,并完成了雙方之間的監督員交流。雙方將繼續共享關于AP1000建造和調試方面的技術經驗,并繼續開展人員交流。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和美國核管會將繼續拓展雙方之間的合作,在公眾溝通、應急準備和響應、放射性廢物安全及放射源安全等方面分享經驗。

62、和平利用核技術:決定繼續通過中美和平利用核技術合作(PUNT)框架下的核能技術工作組開展下列合作:在核電站運行安全方面開展合作;在概率安全分析領域繼續組織相關主題研討會并在運行核電站實施試點項目;在核電站延壽和材料老化降級研發方面交換信息;在小堆方面加強信息交流;在核責任方面分享信息。雙方還決定在關于公共宣傳的良好實踐和核能戰略規劃方面交流信息。第11次PUNT聯委會會議于2016年5月10至11日在美國薩凡納河國家實驗室舉行。

63、和平核能合作:滿意地注意到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123協定)續約協定于2015年10月生效,決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民用核能合作。去年,雙方啟動了123協定行政安排和聯合培訓計劃磋商,并尋求盡快達成一致。雙方認同建立全球核責任體系的重要性,強調中國、美國、相關亞太國家以及《核損害賠償補充公約》締約方的條約關系。雙方期待在今年晚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研討班繼續就《核損害賠償補充公約》進行交流。

64、頁巖氣培訓項目二期:決定通過在2016年舉辦兩次研討會以繼續開展在頁巖氣開發領域的合作。目前,雙方已經在中國開展了由美國貿易發展署資助的第二期中美頁巖氣培訓項目,以及關于環境政策和技術、基礎設施效率的兩次研討會。在這兩次研討會上,兩國政府、產業界專家就頁巖氣開發的商業、技術、監管和環境問題進行了討論。研討會議由中國國家能源局、美國貿易發展署和美國能源部、國務院及商務部合辦。

65、能源監管合作: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簽署的《關于加強能源監管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決定在電力市場發展和能源監管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重點關注的議題包括:(1)電力價格;(2)雙邊合同和不平衡市場;(3)可再生能源并網;(4)智能電網政策和監管。

66、能源合作項目:為了支持中美能源合作項目和中方為減輕燃煤發電對環境影響的努力,美國貿易發展署決定與中國實體和能源合作項目成員公司合作開展兩個試點項目,展示有關分布式能源熱電、沼氣和高級能源管理系統的技術。去年,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和美國貿易發展署與能源合作項目合作支持了合同能源管理研討會,在京津冀地區引進新的能源資源。